唐军
【摘要】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促使建筑企业要更加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性,确保施工的有序开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从而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对其管理及控制措施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控制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良好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也加快了建筑业的优胜劣汰的淘汰速度。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务必要加强自己的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作业中,企业要想较好的实现自己的施工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期,就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施工阶段作为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建筑企业要不断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
一、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最终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目标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统一。
1、提高经济效益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利于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实现造价控制。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内容之一,施工阶段作为工程成本最大的阶段,提升其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成本。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管理可以确保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2、提高社会效益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利于社会效益的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之一便是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主要是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施工管理的内容比较多,容易被多种因素干扰,通过对施工现场管理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优化管理结构,可以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比如,建筑物地基施工不合格,就会为整个工程埋下安全隐患,为施工安全、后期运用等带来潜在威胁,不仅难以保证整个施工的顺利完成,还无法实现社会效益,进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就可以有效避免其带来的潜在威胁,从而为人们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效益。
3、提高环境效益
建筑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容易带来较多污染,比如环境污染、噪音污染、水源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影响正常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因此,要强化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可以降低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在车流量较大的施工路段经常洒水,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净化空气。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实现工程的环保作用,建成后具有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可以为城市创带来更好的环境效益。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现场的人员素质及业务能力较差
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农民工是最主要的劳动力,数量也比较大。大部分农民工均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文化程度低,对建筑施工的方法、过程不够熟悉,而且施工单位也很少对他们进行建筑知识的培训工作,从而造成建筑行业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的现象。除此之外,建筑施工过程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十分短缺,相关专业的高校实习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及技术,但实践经验少,缺乏应有的专业素质及创新能力,无法熟练操作施工技术,而且也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从而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其他问题,而这些问题则是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难以发现的,因此埋下了安全隐患。
2、施工现场管理方法不全面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房地产事业也得到了黄金发展期,房价的上涨,导致很多地产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重视房屋建成的速度,而忽视了房屋建筑的质量。在建筑生产施工过程中,依然沿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方法,缺乏和建筑行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方法,且现场管理方式也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而也难以进行有效管理,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法在根本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开展,也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一定合格,如此一来,也影响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
3、施工现场管理监管不严格
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便是监督施工管理工作。若施工现场管理缺乏有效监管,会使部分建筑质量难以达标,甚至造成比較严重的建筑安全事故。受现场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技能不熟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施工中常会遇到较多问题,而难以进行有效解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工期的正常进度。此外,有些质检人员没有很好的执行自己的工作任务,未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检查,也会导致施工中质量问题的不断出现。
三、解决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措施
1、加强培训,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全程参与工程的操作与生产工作,因此,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关系,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施工单位要进行施工基础知识及施工技术的培训,尽量提高其职业素质,并且及时组织相关的质量监管人员、施工现场人员进行相关施工知识的学习,以便在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其次,加强工程监理人员的管理力度,对其文化水平、资质等要有严格要求,工程监理人员都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并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及责任心,对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确保其充分发挥在工程监理中的作用。此外,要拓宽施工现场人员的选择途径,注重从相关专业院校中引进优秀人才,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
2、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单位要与时俱进,选择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指导实际施工,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为建筑质量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同时,为了促进施工现场管理,也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促使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便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加强监管力度
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整个施工质量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要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工作,选择优秀、个人素质较高的采购人员,并建立严格的工程材料监测系统。采购员自身品行端正,具有高度责任心,可以严格遵守相关采购标准开展采购工作,能够在根本上确保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此外,因采购人员鉴别原材料的能力有一定欠缺,因此,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采购设备及技术,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材料质量,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充分避免材料问题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
结语
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质量的合格性。因此,加强现场管理,通过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以避免施工安全隐患的存在,促使工程施工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郑涛.研究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及质量监督[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0).
[2]万生.简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和管理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4(08).
[3]徐振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4(11).
[4]陈志鹏.探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4(10).
[5]蔡凌飞.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