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摘要】目前,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病因较为复杂,临床无有效治疗方法。瘀血、痰浊属于病理产物,是造成肺腑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血瘀致痰结难化,痰阻致血滞而瘀,病情迁延不愈。所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根本方法为痰瘀辨治。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阻;瘀血;辩证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08-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特征主要为慢性气流受限,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气促、喘息、咳嗽等。因病机不明确、病因复杂,目前对于疾病控制无有效方法,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中医学属于肺胀、喘证、哮病以及咳嗽等范畴,需采取辨证论治。
1 COPD发病特点
肺无法耐受外邪,肺为娇脏,外邪侵扰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外邪入侵依附于有形质者,外邪附着物为血瘀、痰浊,二者结合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肺脏有所损伤,其微丝血管及肺泡涵津液之处, 其气化皆淹瘀凝滞, 致肺失其玲珑之体, 则有碍子阖辟之机, 呼吸则不能自如矣。”其观点认为在肺气在受到损伤以后,由于气化不行容易造成痰瘀阻肺,引发呼吸困难,其证候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类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累及肺血管、肺实质以及气道的一种慢性炎症,瘢痕组织形成、胶原含量增多以及炎症细胞浸润三者间相互作用,造成气道阻塞与结构重塑。从病理角度看,可以发现支气管黏膜水肿,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与中粒细胞黏液分泌过多,以支气管黏膜的鳞状上皮化生或者是柱状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血液流变学变化,会产生相应物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感染,对肾脏球旁细胞产生刺激,促进因子生成,红细胞数量增加,聚集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粘稠度,同时纤维蛋白原增加,形成血管,由于管腔闭塞增加血流阻力,加重血瘀。
2 COPD病机
血瘀致痰结难化,痰阻致血滞而瘀,两者之间互为影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与发展主要环节。淤,即淤血,是体内由于血液停滞所产生的病理产物,是主要致病因素,包含经络脏腑阻滞、血运不畅以及血积存体内等病理改变。形成原因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病邪入络后,对血运产生影响,导致血瘀;肺气虚,且胸阳不足,患者久病累及脾肾,导致心失温煦,引发血瘀,肺病血瘀损伤心气;痰浊停留,对气之升降出入产生阻碍,易产生血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久病喘咳致肺气虚损,易发生血瘀。
痰为内水津不归正化形成病理产物,即因病而生也停积致病。在《寿世保元·痰喘》中“肺胀喘满,膈高气急,两胁煽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嘎不鸣,痰涎壅塞[1-2]。”这说明肺胀病理因素主要体现为痰液。最初痰的产生引发肺气升降异常,如果肺失通调,易产生痰;痰久不祛使得肺虚无法布津,脾肾虚弱,导致痰浊。淤即为血凝 ,痰即为津聚,津血为同源,痰瘀为一体。在《医学入门》有云“肺胀满, 即痰与瘀血碍气,所以动则喘急。”这也从病理角度说明了淤血、痰浊之间的联系。《丹溪心法·咳嗽》有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3]”。充分表明痰瘀和肺胀相关性。
3 治疗COPD基本方法化痰祛瘀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中,淤、痰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导致患者病情前迁延不愈的关键因素,患者肺部中的老痰、顽痰难以祛除,使得气道受到痰浊影响,气道容易产生细菌;淤会使肺功能低下情况加重,无法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在慢性阻塞性为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治痰、治淤血,還要化痰、祛瘀,做到痰瘀辨治。虽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点在于化痰祛瘀,但其疾病的根本为脾肺肾皆虚,由于久病必虚,应注意补虚,扶正、补虚、固本的兼顾,对患者脾胃功能进行调节,避免发生痰瘀,从根本上控制诱发因素,使患者机体抵抗力得以提升,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病情迁延不愈,在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痰淤是主要诱发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痰淤形成发展涉及到多致病因素和脏腑。初期通常主要为痰浊,逐渐发展为痰淤。痰瘀阻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证,不仅会出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还会出现在病情缓解稳定期。所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根本方法为痰瘀辨治。
参考文献
[1] 曹建存,王燕,张丽,辛士珍,马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频度相关因素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03):132-134.
[2] 周丹,沈翠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发病机理研究近况[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03):176-178.
[3] 冯定云,周宇麒.肺栓塞相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0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