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华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灵魂与动力是创新。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就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我校结合具体实际,摸索中总结出以下做法。
一、努力强化教师创新意识,打牢教师队伍的思想基础
创新型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民主和谐、合作平等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发挥,主题人格的完善。这种平等相待、互敬互爱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创造性也容易被激发出来,潜能也容易在寬松的环境下被释放出来。我校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
1.通过培训、自学,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实践能力
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最根本途径是下工夫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培养教师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精通现代教育理论。在学习方式上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更好地领略名家风采。
2.为教师创建宽松、和谐环境,促进教师创新能力发挥
我们尊重教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他们提供宽松、信任、和谐、支持的工作环境。
二、努力建立创新机制,保证教师队伍健康有序发展
(1)我校制订了适应新的教学需要的管理制度,采取民主合作的模式;(2)建立公平竞争机制,鼓励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脱颖而出;(3)在此基础上,我校围绕创新学习这一主题建立起教师公平竞争的机制,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创新能力的机会。
三、努力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夯实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
培养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树立创新意识是前提,营造创新机制是保障,但最终要落到创新能力上。为了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我们鼓励质疑,大胆提问,大胆质疑,通过教师的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最后,我要说的是,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源泉,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切从娃娃抓起,一切从基础教育抓起,这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天然的责任。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