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国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由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找出建筑与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结合质量控制的管理措施,与其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1.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
1.1质量控制应着手于对人、材的控制
1.1.1施工人员的控制
施工人员是完成施工项目的第一要素,故“人”的控制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中最关键的工作。施工过程中对“人”的控制就是要选好和用好人。每个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会有所不同。但它的变化基本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对每个人是不同的。首先,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所以要人尽其才。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1]。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1.1.2施工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应采用全过程控制,从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進行控制,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最大可能的达到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货比三家。
1.2质量控制目标的确定
对质量控制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要在必须能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控制成本。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科学对待。施工过程中,要依据质量控制目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据此明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班子各成员的权、责,并定期召开会议,评定总结各阶段质量控制措施的成效和不足,以便于下一个阶段纠正,形成检查纠偏的闭环,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制定的质量控制目标做以保证。
2. 钢筋、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由于现阶段
2.1.1钢筋工程施工前质量控制
在施工前,一是要熟悉规范和施工图对钢筋的要求;二是要严把钢筋进场质量关。熟悉图纸要求,就是要熟读施工图。明确各结构部位设计的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或焊接以及锚固的要求;特别应注意结构某些部位配筋的特殊处理,把有关配筋变化的图纸会审纪要和设计变更通知单,要及时标注在相应的结构施工图上,避免遗忘造成失误。要熟悉掌握各种规范规程中有关钢筋构造措施的规定及相适应该项目的规定。要严把钢筋质量关,就是要在钢筋进场前严格按程序审核工程材料的报审表,以及产品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和由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进行的检验或试验报告。钢筋进场时要核对所进钢筋是否与所报资料完全一致,要全数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查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工作。复试合格后,才能开始钢筋加工的施工[2]。
2.1.2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一是要审核施工人员素质及制定审核施工方案;二是要对钢筋加工、安装、隐蔽各环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钢筋工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如对焊、电渣压力焊等专业操作人员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书,以施工人员的素质质量来保证施工中各工序质量。钢筋加工时,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督促检查分包单位或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对钢筋的下料加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根据图纸和规范进行钢筋翻样,对成型的钢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改正。若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示不正常等现象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或其他专业检验。钢筋安装过程中,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改正,随时对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箍筋加密范围、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部位和钢筋除锈等内容进行检查,对钢筋的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进行外观检验,并按规范规定的批量,现场由监理单位进行见证取样送试。钢筋隐蔽验收时,按质量验收标准,对照结构施工图,确认所绑扎的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锚固长度、接头设臵、保护层等是否符合规范和施工图的要求。
2.2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分项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也可说是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混凝土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一是要保证预拌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二是要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加以有效控制。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主要是施工企业在选择供应厂家时,必须应从产品质量、供应能力、企业实力、信誉度等方面作好市场调查,不为以后埋下隐患。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还包括管理人员应对混凝土从原材、配比、外加剂、计量、运输、浇筑、养护、强度评定等环节进行全方面的控制、管理。笔者在工程实践中发现,不少工程主体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多侧重于混凝土进场后的质量管理,而忽视了厂家原材采购、生产及运输环节的质量控制,造成管理漏洞,为质量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土壤[3]。管理人员应有计划性的亲临混凝土厂家生产现场协同监督把关,尤其是在新旧料交替或雨雪天气变化较大时,督促其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其配合比。
3 后期出现质量问题控制
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还包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保修。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各参建主体单位在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上签字确认,各项技术、管理资料归档,并不意味着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负责,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工程的保修义务。施工单位签署《工程保修书》,建筑工程才可依法竣工验收。工程项目后期的管理工作丝毫不能因为工程的完工而懈怠。如何做好保修期质量控制工作?①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②对保修范围外的项目,对于紧急抢修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抢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③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会诊,提出保修方案后再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做好保修期质量控制是一个企业立足社会及保有声誉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远不止于此。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漫长、繁杂的过程,但每部分都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需要用心,实实在在去做,要求每个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必须精诚合作,团结一致去做。
【参考文献】
[1]黄亮.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8(21):24-25
[2]于瑾佳.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7(04):139-140.
[3]王凯翔.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9(0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