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艳
摘要:图书馆是城市提供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场所,也是提升城市品牌和影响力的构建路径,在当前的城市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殊为重要。
关键词:图书馆;公共服务;自助图书馆
一、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发展成就是同它的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的。不同于经济对于城市发展明显、直接、强烈的作用和影响,文化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缓慢的、内敛的、含蓄的。在城市的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众多有形、无形的载体和工具来实现,图书馆就是重要的建设载体之一。利用自身的馆藏书籍和其它工具,图书馆能够在文化传播、市民教育、思想宣传、信息交流等领域发挥独特的职能作用,并随着社会认识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被赋予和增添新的服务职能。在今天,图书馆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象征;而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和农村,图书馆对于文化的推动和渲染作用则无疑更加明显和重要。
二、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的传统窠臼及发展瓶颈
1.地方政府支持和投入跟不上,图书馆建设“小脚走路”
图书馆是公益性很强的城市文化设施,需要地方政府投入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如购书经费、场地、人员编制等。但在当前注重经济效益的“唯GDP论”大环境下,对于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反而耗费财政资金和城市资源的图书馆,地方领导自然兴趣缺缺。政策、资金、土地、编制等配套资源的投入不足制约着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速度,许多县市图书馆都存在经费不足、馆藏书籍陈旧短缺、图书馆空间狭小、年久失修、人员空额长期得不到补充等问题,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2.囿于传统思维,内部资源没能得到有效利用
图书馆是收藏图书并提供图书借阅、浏览服务的公共场所。然而随着社会认知观念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图书馆开始在城市的文化服务中扮演更多的角色,在国外许多城市,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提供图书借阅、浏览的地方,而成为城市居民公共休息、自我文娱的重要场所,同样地图书馆也不再局限于传统业务服务,而是着力于开拓和提供新的社会公共服务,如信息检索、社区休闲、文化收容等。而我国的一些城市,在图书馆文化服务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东莞的服装图书馆等。但整体而言,多数地方仍然将图书馆局限于图书馆的图书文化服务定位,使得图书馆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内部资源也缺乏充分、有效地利用。
3.同外部世界隔绝,背离公共服务理念
图书馆是城市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场所,其服务对象是整个城市的居民和社会活动组织。这种服务的公共性特征决定了图书馆应当与市民、经济社会组织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图书馆应当而且必须以市民的文化需要作为自身工作和努力的方向和出发点。同时,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应当考虑和吸纳社会意见和民间力量参与进来,而不是自说自话、自我隔绝。但实际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图书馆人员官僚意识浓厚、工作方法不科学、对民众参与热情的认识不足、担忧社会化可能引发的负面效果等,图书馆的建设一直处于脱离外部世界、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而这同其自身应具备的公共服务理念是相背离的。
4.优秀馆员严重匮乏,服务发展面临人才短板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对于图书馆而言,优秀人才的匮乏是当前制约图书馆发展和服务供给能力的重要因素。许多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手不足岗位空缺、人员老化严重、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过少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不同方向影响着图书馆文化服务供给的能力和水平。引发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图书馆自身的原因,如人才激励机制不合理、缺乏健全的培养体系、岗位设计和责任考核不科学等,也有外部原因,如整个社会人才供给缺乏、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政策支持力度薄弱、社会导向力度不够等。
三、城市图书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发展路径
1.重视文化建设,加大对城市图书馆的投入力度
文化建设是城市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前应着重改变“以GDP为纲”的不合理的地方政绩考核体系,转而建设以城市综合实力为主的考核指标,扭转地方政府领导的“GDP情结”,树立全面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同时,国家应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政策、资金投入,并以专项工程项目的方式加大对地方建设和发展城市图书馆的支持。地方政府自身也应通过分级筹措、协同解决的方式加大对图书馆的财政投入,并积极出台有利政策和配套资源的投入,合理规划和建设。
2.创新方式方法,打造有特色的城市图书馆
图书馆是宣传和展示地方文化的窗口,也是弘扬和传播地方文化的载体,在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中必须将地方特色融入进来,打造有特色的城市图书馆。同时,在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思维窠臼,而是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做好服务工作,尤其是可以结合城市地域、民族等特色实现资源之间的互补和共享。如沿海发达的经济城市可以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人口密度等设立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图书馆,或是同地铁、火车站、高档西餐厅、茶座、商务酒店等合作,开辟图书角,方便市民、游客的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收益。而一些内陆旅游城市或边疆城市则可以着眼于旅游、城市历史的角度,同博物馆、文化馆等一道开辟旅游图书馆、城市历史图书馆、地理图书馆等特色栏目。此外,图书馆也应当注意对部分特殊群体的关怀和服务,如少儿、老人、残障等群体。
3.立足城市社会,用开放的心态去建设和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图书馆是城市结构和功能的一部分,其建设和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持和配合。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的需求和参与无疑将起着十分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本着开放、服务的心态去推动和发展文化服务建设。加强需求调研,着力发现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的文化、生活、社会服务需求,以此为出发点做好文化服务工作。同时,图书馆还应切实转变馆员的官僚意识和作风,树立起公共服务的理念,借助图书馆这个窗口宣传和展示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图书馆不应是默默无闻的、不应是与世隔绝的,图书馆人员应主动走到群众中去,加强对自我的宣传和营销,利用各种社会活动和渠道来正面推介和曝光自己,使得更多的市民和组织能够认识到图书馆的存在,并愿意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
4.加强人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图书馆服务队伍
针对当前图书馆人才社会供给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扩大高校供给、鼓励民间培训教育等方式,增加图书馆人才的社会供给。在扩大高校人才供给时,要着力解决好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用脱钩问题,加强社会需求调研分析,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和培养体系。同时,教育、人事、文化等部门应就图书馆人才的社会培养和选拔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并引入能力等级评价考试;同时合理引导建立相关协会自治组织,加强对图书馆文化服务工作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指导。加强社会导向指引,及时发布图书馆人才稀缺信息,引导提高对图书馆人才建设的重视和关心力度。图书馆自身也应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合理设置岗位、健全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充分激发和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的存贮和展示场所,对于构建城市软实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极为重要。城市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建设,一定要立足城市文化实际,充分运用好自身资源优势,为城市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參考文献:
[1] 王建菊.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发展措施[J].甘肃科技.2014(17)
[2] 程结晶,陈淋,钱晓芳,陈志琴.江西省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