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延军
[摘要]近几年来,随钻测井在水平井以及大倾斜井的测量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占据主导的地位。将随钻测井的曲线同电缆测井的曲线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通过校正之后,测井的响应可以更好的对地层的真电阻率进行反映,但是也应该注意到,随钻测井容易受到井轴同地层之间形成的相对倾角以及井眼、围岩的限制和影响,因此应用相关的理论来对其进行计算或者是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来建立起校正的图版,从而对水平井的随钻测井曲线加以校正,这样就可以使得测量出的結果更加的精确,由此可见这一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水平井 随钻测井 校正分析
[中图分类号]P631.8+1[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300-1
在铅直井当中对于井斜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在通常情况下,每一千米的井段井斜的角度不能够大于二至三度,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钻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上石油资源出现的短缺,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水平井开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是由于水平井的井眼可以对垂直的裂缝进行贯穿,这样就可以将储层拥有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原油采收率的全面提升,提高产能。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采用传统的测井仪器难以满足水平井的实际测量需求,仪器需要克服很多不同种类的阻力才能够到达井底,此外随着井斜角的加大,仪器还会出现静止的现象。
针对上述的现象和问题,随钻井便出现了,它可以做到边钻边测量。
1同常规的测井曲线相比较,随钻测井曲线的特点
在钻井的过程中,钻井滤液需要侵入到地层当中,所以如果在钻井完成之后再开展测井的工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常规测井,就会使得地层的相关参数出现一定的变化,同地层钻开的初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针对这一情况,随钻测井便出现了,它是指将测井的仪器放置在钻头附近的位置上,然后利用钻杆将其送入到井底,这样就可以实现边钻边测。
技术人员采用随钻测井的方式可以按照测量出的地质参数来对出现钻井事故的原因进行明确的判断。
此外还可以对裂缝等同相关的井眼参数结合在一起,从而确定地层当中的钻头位置,然后迅速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钻头加以引导,使得钻头能够沿着规定的轨迹进行钻进,从而促进钻井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这种随钻测井技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水平井的开采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随钻测井的过程中,随钻电磁波传播仪器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它的性能十分的稳定。
同传统的测井方式相比较,随钻测井在渗透层处电缆的电阻率明显较高,因此就可以利用这一相差的现象来对地层的压实情况以及地层的渗透情况加以判断,此外还可以对地层的泥质含量以及含油的饱和度加以确定。LWD受泥浆的影响也比较小,这样就可以将实际的地层情况加以准确的反映。在渗透层部位,Rad通常都比Rps大,但是在非渗透层当中以及纯水层当中这两个曲线近乎是重合的,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对油水层进行判断。
2对随钻测井曲线进行校正的建议
2.1对地层各向异性进行校正
在对地层的各项异性进行校正的时候,通常是采用两种方式,分别为解释图版法以及计算机自动校正法。
其中计算机自动校正的方式是目前应用得一个比较广泛的方式,利用最优拟合来对公式进行校正。
对地层各向异性进行校正的一个十分主要的目标就是使得实际测量出的电阻率值能够有效的降低,从而同水平电阻率更加的接近。
在实际开展校正的过程中,处理井段时,应该首先找出纯泥岩以及砂岩的地层,并且将其电阻率近似来当做Rh的值,从而对电阻率各项的异性系数加以明确,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校正图版来对其加以校正。
2.2对围岩进行校正
由于随钻测井所需要的探测范围相对比较大,因此如果这时的目的层比较薄,那么就会使得测井值受到围岩中电阻率的影响,从而使得实际测量的电阻值出现了显著的降低,特别是对深探测的电阻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对围岩进行校正的时候,主要是采用解释图版法以及计算机反演校正法这两种方式。将校正的图版作为一个重要的校正根据,对图版的曲线读值加以拟合,从而获得可靠的校正公式,然后根据编制的程序来实现图版的自动校正。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校正的时候,还应该根据实际的地层参数以及选择的仪器种类来选择合适的校正图版。由于围岩校正的图版具有很多的种类,因此可以利用神经网络的方式对其进行拟合,这样就可以真正的实现自动校正。校正的结果同要求的校正值十分的接近,因此满足了对于校正精度的实际需求。由于围岩对目的层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相对比较小,因此也可以不对围岩加以校正,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测量环境来选择合理的校正手段和校正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随钻测井的方式来对曲线进行校正,可以具有很高的精确性,纵向的分辨率也相对较高,可以真正的实现实时测量。此外这一方式不但可以对地质的相关参数进行及时的测量,还可以为地层的评价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资料,还可以在钻井的地质导向方面加以运用,从而促进水平井产能的大幅度提升,因此值得在曲线的对比和校正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之的,夏宏泉.随钻电阻率测井曲线与电缆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对比分析[J]. 国外测井技术,2007(03).
[2]陈冬,王彦春,汪中浩,张小波.水平井地层电阻率各向异性研究[J].物探与化探,2007(03).
[3]夏宏泉,吴宝玉,房军方,张智勇.随钻电阻率测井的各向异性影响及校正方法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07(01).
[4]吴宝玉,夏宏泉,张智勇.随钻电阻率测井的围岩影响及校正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06).
[5]M. Wiig,E. Berg,J. M. Kj(?)refjord.Geosteering Using New Directional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s and a 3D Rotary Steerable System on the Veslefrikk Field. SPE95725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