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勤
摘要:本文分析了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成因,针对施工中如何防止墙体裂缝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墙体裂缝;控制
建筑施工技术日益的进步,与它相关的行业,一些新材料也不断的被研究开发出来,工艺及技术也不断的创新,以便达到更高的要求。可是,尽管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惊人,但是在施工质量方面却存在了许多的质量问题。近几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该领域中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也日益成为工程人员深度关注的课题面对普遍存在的结构裂缝这一质量问题,如果不施加有效的控制措施,很容易超出裂缝允许范围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弄清楚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过程控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裂缝出现的几率同时在采取控制措施后,仍要进行细密检查和正确处理,来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保证其正常使用。
1.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成因
1.1 温度因素
严格意义上来讲,墙体裂缝受两种温度变化的影响。一是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内部受到自身的温度变化影响,由于其外在环境的变化进而导致混凝土自身内部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裂缝;二是墙体与室内之间存在很大的温差,受日照温度的影响,极易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裂缝变形的现象。
1.2 变形荷载
变形荷载这里主要指的是结构性裂缝,其形成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温度、热胀冷缩、不均匀沉降等方面。在发生变形荷载时,墙体会在荷载的影响下出现一系列的裂缝现象,且这种裂缝现象会随着荷载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
1.3 外荷载
通常情况下,外荷载引起的墙体裂缝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结构裂缝;二是受力裂缝。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两种裂缝很难在施工中被确认,故此在墙体受到外荷载作用力的情况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其裂缝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同一时间内墙体裂缝的出现很有可能是由这两种因素共同引起的,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加强其施工质量的预防工作,保证其建筑施工的质量。
1.4 设计施工
對于工民建筑施工而言,设计是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但是在建筑施工中往往存在很多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墙体建筑空调的安装与使用,往往对于墙体穿孔设计没有进行合理的测量与实际考察,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与图纸不符的情况,或者强行按照图纸设计的进行建筑墙体的施工,这样很容易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甚至将造成严重的质量后果,所以在进行工民建筑施工前,必须注重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施工人员必须按照严格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其不必要的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其建筑施工的质量。
1.5 材料质量
引起墙体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建筑施工中所选用的墙体材料,众所周知,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漫长的施工过程,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将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然而有些建筑施工却为了从中获取利润,购买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或者是将好坏不等的建筑材料混用,这都将墙体裂缝的产生埋下极大的隐患。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以前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严禁不合格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材料的不合格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安全,所以必须加强其控制。
2.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2.1注重设计中的细节,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做好墙体裂缝防治工作,首先要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注重细节问题的处理,以方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于特殊部位的特殊处理方式,应该做出详细的说明,比如对沉降缝以及收缩缝等结构性裂缝的位置、大小等应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作出说明;对于建筑物外墙体上需预留的各种孔洞应准确标出位置,并对施工做法给予详细的说明,以保证这些细节处理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只有严格控制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达标。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比如,一些质量低劣、稳定性能较差的水泥以及含泥量超标的细砂都属于质量不合格,最容易引发墙体开裂。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对其加以改正,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原材料不合格而引发的墙体开裂现象。
2.2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和措施
目前来看,对于因温度应力而引发的墙体裂缝,尚无完全杜绝之法,但是对此类病害,可以通过有效的技术处理尽量予以控制和减少。比如,在施工规范中所要求的伸缩缝的设置,就可以大大减少竣工后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墙体的裂缝产生;通过加强屋面及墙体的保温隔热措施,也可以对温度进行有效的调节,可以减少由外界温度变化引发的墙体开裂情况。此外,在多层混合结构的房屋设计中,可适当增加构造柱的数量,利用构造柱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剪强度,从而降低墙体开裂现象发生的几率。
2.3对地基不稳定引起墙体开裂病害的控制
从实践来看,由于地基不稳定而引起的墙体开裂现象是最常见的病害,该病害的主要控制措施有两种:1)对地基下沉引起裂缝的控制措施。首先,如果确定因为地基下沉而致使墙体产生裂缝,因为下沉到一定程度时会减缓或者停止下沉;如果下沉速度比较缓慢,应当在墙体稳定后对墙体实施修复和处理;如果下沉速度比较快,应当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临时支护等,借此减少地基负荷,稳定后再进行修复。其次,科学合理地设置沉降缝。如果房屋的体型比较复杂尤其是不同部位具有较大高度差的建筑结果,则应当提前对其设定科学、合理的沉降缝。需要注意的是,沉降缝分开于基础,且沉降缝的宽度应该在十厘米以上,如果可以三缝合一,则是最佳选择。最后,采用肋梁基础和增大地圈梁等措施,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均匀地基发生的可能性,进而降低因该原因而而引起的墙体开裂发生几率;2)因地基冻胀而产生房屋裂缝的控制措施。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一定要设计在冰冻线以下,基础下的垫层最好选用比例为3:7的灰土垫层,由于这一比例的灰土密度比较大,含水量比较少,而且弹性较好,不容易引起冻胀。一定要防止水泡基础,尽量减少基础地基的含水率,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
3.具体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除以上措施外,在具体的墙体裂缝防治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细节:
第一、在墙体裂缝防治的施工之前,应当对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坚决不准进入施工现场,砂浆的搅拌也应当按照配料标准的要求进行,随后再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在墙体砌筑时,应该注意不断增强砂浆的强度,保证墙体有足够的抗拉能力。
第二、墙体砌筑时,实施进度应该严格遵守每日不能高于1.8米的砌筑高度进行。
第三、墙体装修的施工方案应该细致、全面而且充分,对平层、面层或者其它分项施工时的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到位。
第四,墙体涂抹时应严格按照要求分层进行。水泥砂浆与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应等到前一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石灰砂浆的抹灰层,应等到前一层有七至八成干之后,方可涂抹下一层。
4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的企业之中,工民建施工就是建筑施工单位的核心工程项目,但是在工民建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例如墙体裂缝这一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能够防治改善裂缝情况出现的手段,才能够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对于工民建施工中的墙体裂缝问题的防治手段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很好地解决现在这个严重的问题,提高工民建施工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