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公路工程中管涵的使用较为普遍。通过对管涵施工工序以及相应的质量措施进行介绍总结,提高施工水平,用以指导今后施工。
关键词:混凝土管涵;施工顺序;质量措施
公路工程在经过河流、过道时,通常设置管涵,管涵的作用不仅是供水流通过,行人通过,还起着支撑路面的作用,因此对管涵施工进行探讨有一定意义。
1 施工准备
1.1 在已清表的路基上用全站仪放出涵洞的中心桩及其轴线,并在适当位置进行保护。据此进行涵洞的施工放样。
1.2 根据放出的轴线与现行的排灌系统进行现场核对,如有涵洞位置、标高与设计意图不相符的地方立即上报监理工程师。待经有关部门批复后方可进行施工。
1.3 在涵洞附近路基范围以外不易碰到的地方加密一水准点,以此进行施工标高的测量和复核[1]。
1.4 如果涵洞所在位置处在现有排灌水系处,应将原有水系进行改道或必要时进行围堰处理,采用草袋进行围堰,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和清淤。
1.5 做好原材料的检测及临时用电准备工作、组织机械设备进场。
2 测量放样
在基坑开挖前,精确定出圆管涵轴线控制桩并报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
3 基坑开挖:
3.1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或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挖方边坡采用1:0. 5(如基坑坑壁牢固可将坡度适当放大),从基坑中挖出的素土按指定的地点进行堆放。
3.2 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渗流量过大,则在基坑两端开挖集水坑用人工或水泵及时将渗水排除。
3.4 开挖深度严格按设计标高进行控制,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超挖,则用中粗砂回填。
4 砂垫层施工
回填管基底部的砂垫层采用中粗砂填筑,砂垫层采用人工回填,采用水密法使其密实,其施工方法为先将砂垫层洒水至饱和状态,然后将砂垫层渗流水从集水坑中抽出使砂垫层达到密实状态。
5管基砼浇注
5.1 砂垫层填至设计标高施工完毕后,应在其上精确放样立模后进行管基第一层砼和端墙基础砼的浇注,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使用溜槽进行浇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在振捣密实后用木抹子仔细找平,此时注意用3CM厚木板按每6米设置一处沉降缝且必须与日后施工混凝土管节接逢对齐,在混凝土终凝后及时将木板抽出并用中粗砂将沉降缝填塞满[2]。
5.2 施工时管底以下管基砼浇注标高比设计管底标高低2CM左右。
5.3 在圆管涵管节安装前安排专人对已施工完毕的管底以下管基砼进行凿毛处理。
6 管节安装
6.1 安装管节前,先在砼面上精确放出涵洞的中心线及轴线,并测放出每一节管的接头位置。安装时以此作为控制每一管节的具体位置。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精确位置。
6.2 采用吊车或装载机从涵洞中心向两端进行安装,吊装时注意保护管节端头不被钢丝绳损坏。管节平稳安放在管基上用混凝土垫块垫好后,摘下钢丝绳,用撬杠缓缓移动混凝土管并适当调整垫块直至两管整齐对接,并注意两管接头处内侧管底平顺、不错台。
6.3 沉降缝处管缝处理措施
两管节之间缝宽为1~1.5CM,在两管节对接完成后,设置防水层[3],防水层宽为15CM其设置方法为:先在两管节缝宽内用沥青麻絮赛满,然后用四层沥青浸制麻布将麻绳包裹好,并用四根粗铅丝将其绕管壁牢固捆绑好。
6.4 非沉降缝处管缝处理措施
将管缝紧密对接。
7 剩余管基砼的浇注
管节安装完毕后,在已凿毛的管基上支立模,浇注管基第二层砼。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使管底三角区砼充分密实与管壁紧密贴合。
8 抹带
砼浇注完成后,用钢刷将管接缝两侧各8CM范围内混凝土管表面进行刷毛处理,刷毛完毕后用1:3的水泥砂浆进行抹带,管口内砂浆勾缝。抹带完成后及时洒水养生。并在涵管的整个表面涂抹两层沥青。
9 涵洞端墙及帽石混凝土浇筑
在圆管涵管节安装、抹带完毕后,进行涵洞端墙及帽石的支模工作,其模板采用组合钢模,用对拉、外加斜支撑方式进行加固,模板支撑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所有拉杆、螺栓都必须拧紧,用木楔处也要将木楔背紧,拼装模板时注意模板是否变形,以及相鄰模板的接荐是否超出允许偏差,及时自检,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砼浇筑时按照一定的厚度、顺序、方向分层浇筑。砼浇筑时其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 Cm,且应在下层砼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砼,我部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每一处振运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振动过程中避免触碰模板,对某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砼浇筑完毕后及时对砼表面进行修整抹平[4]。
10 回填
10.1 砼强度及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后可进行回填,采用5%灰土在涵洞两侧对称分层填筑,回填范围为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在靠路基填土一侧按1:0.5边坡开挖向上形成台阶状。
10.2 回填时采用行走式夯机进行夯实,每层填土厚度不超过15cm。压实度达到96%。
11 锥坡、洞口铺砌及截水墙
11.1 圆管涵的洞口铺砌和截水墙均为7.5号浆砌片石,在基底平面平整夯实后即可进行施工。
11.3 砌筑锥坡、洞口铺砌前,先在铺砌层的下面铺筑一层砂垫层,含泥量不超过5%,垫层应与铺砌层配合铺筑,随铺随筑。
11.4 片石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净干净,砂浆应有良好的和易性,随拌随用,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11.5 采用浆砌片石进行洞口铺砌及截水墙砌筑时,石块应相互咬接,砌缝砂浆饱满,砌缝宽度40mm~70mm。进行洞口铺砌时注意其顶面标高、平整度及顺直度。
11.6 砌筑上层石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11.7 较大的石块应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有尺寸较为合适的石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清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11.8 浆砌片石勾缝采用M10砂浆勾凸缝,待砂浆初凝后,洒水养生7~14d,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11.8 浆砌片石用砂浆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拌制。
参考文献
[1]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GB/T50315-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3] JTG F8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汪正文(1976.10-),男,身份证号码为410727197610192932,从事道桥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