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勇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在施工过程的事前、事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关键词】 混凝土 事前控制 影响因素 质量问题
0、引言
本人曾参与核电工程、多个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并参加公司的QC小组,遇到过诸多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外观质量问题,可小可大,严重的可能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尤其是核电工程,是百年大计的项目,关系着国计民生,稍微小的纰漏就会留下大的工程隐患。
常见的外观质量缺陷,有露筋、麻面、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色差、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构件几何尺寸差异等。为有效的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以下将从事前控制着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事中控制。
1、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影响因素
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无非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现从原材料进场到混凝土成品养护整个混凝土施工工艺中,对可能发生的外观质量问题的环节,分析原因。
1.1选择原材料不当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如,色差、砂斑、麻面,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下
1、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等原材,批次,产地、品牌、配比不统一
2、使用小厂家水泥、过期的水泥
3、原材料现场保管,被雨水浸泡或受潮
4、砂、碎石选用级配差,不利于与水泥浆形成有效包裹
1.2混凝土搅拌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构件外观出现色差、蜂窝麻面、气泡、露筋、等外观质量问题,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下
1、混凝土站计量器具不精确
2、配合比的选用不适宜
3、粉煤灰等外加剂的掺量过大
4、混凝土站搅拌的和易性不好
1.3钢筋安装过程中,由于墙体厚度较小或钢筋较密、梁柱交叉处核心区钢筋较密、插筋位置偏移、绑扎丝外翻等因素致使混凝土外观出现,蜂窝、麻面、露筋、表面锈迹等外观质量问题。
1.4模板工程可能造成混凝土外观蜂窝、麻面、夹渣、涨模、缺棱掉角等外观质量缺陷,影响因素如下
1、靠模前,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接缝拼装不严密
2、模板加固过程孔隙未及时封堵,模板定位尺寸偏差,下料尺寸偏差
2、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充分湿润,脱模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
3、混凝土施工前模板内清理不干净
4、模板拉杆间距过大加固不到位,转角处,垂直施工缝处未加强加固
5、拆除模板时间过早,拆除过程野蛮施工不注意成品保护
1.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涨模等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下
1、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性能不足,造成粘罐、堵管
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过高,竖向结构中限制自由倾落高度过大并未设串筒、斜槽或震动溜管等下料
3、振捣棒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振捣时间长
4、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欠振以致水分气泡未完全赶出
2、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相关措施
我们可以从以上影响因素着手,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主要采取事前及事中的控制措施,采取相关技术及管理手段进行事前、事中控制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盡量选择口碑好的供货商,从原材料进场到保管到库进行控制;采用同一批原材料、选择同一产地、同一品牌、同一颜色的水泥、砂、碎石和外加剂等原材料;水泥、砂进场要检查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及时做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储存水泥的仓库要尽量通风、干燥,做好防雨、防潮。进场超过3个月的水泥,需经检验合格后视检验结果酌情使用;砂与粗骨料的选用应选用级配好的,骨料的粒径应符合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2.2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控制
混凝土站用的计量器具及时按要求通知相关部门年检校验;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配合比进行计量;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计算和试验,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验证;严格控制水灰比;随时检查混凝土搅拌时间;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冬季施工期间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运输过程采取保温措施以保证入模温度。
2.3钢筋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墙体预留插筋偏位的及时恢复,必要时绑扎加固定位筋;梁、柱节点处钢筋绑扎严格控制间距以免骨料下不去;让工人养成钢筋绑扎过程中将绑扎丝内翻的习惯;钢筋绑扎过程中注意对保护层的合理控制。
2.4 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模板安装前的板面检查做为一个质量控制点,尤其是拆除下来的废旧模板,有破损的修补处理,拆下来的板面及时清理干净,对板面较差需换掉;模板靠模前涂刷脱模剂的要均匀,不得漏涂;施工缝处应除掉表面水泥浮浆和松动的石子表面应凿毛彻底,并用水冲洗干净,清除浮灰;模板加固要到位,重点控制最底部、墙体转角处、施工缝拉杆间距;接缝处拼装应严密,相邻两块板面应平整,若缝隙较大应用膨胀海绵条堵塞,底部可用砂土将板缝覆盖;浇筑混凝土时,安排专门的看模人员,对拉杆有松动的及时紧固;楼板混凝土浇筑必须搭设跳板并底部设置支架,严禁直接踩踏钢筋;拆模时间要以试块试验结果为依据,防止过早拆模造成缺棱少角;拆模时避免野蛮施工,注意保护棱角,运输模板过程中,严禁模板碰撞棱角【1】。
2.5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
当今使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很普遍,在保证合理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情况下,严格控制不同泵送高度下混凝土的塌落度选值;进行输送管线布置时,应尽可能直,转弯要缓,管段接头要严,避免混入空气而造成离析;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人员应对供热进行交底,进行重点风险点的辨识;严格控制垂直布料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由于粗骨料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粘着力后的下落动能大,下落速度比砂浆快,因而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2】,竖向结构中限制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3m,否则应设串筒、斜槽或震动溜管等下料;控制振捣间距,插入式振捣器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3】,并应插进先浇筑混凝土表面以下20cm,力求上下层结合密实;控制振捣时间,做到不欠振,不过振,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好休息和交接班的工作,避免出现冷缝;建立样本墙制度,对优秀的振捣工人进行奖励,组成稳定的优秀人员配置。
2.5混凝土养护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应及时洒水养护,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混凝土种类按照规范要求的天数养护,特别注意测温监控大体积混凝土,以免可能出现收缩裂纹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板多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浇水养护,应避免放线过称中掀开的薄膜未及时覆盖,造成表面出现收缩裂纹;墙体多采用养护液养护,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养护液;冬季施工期间,应对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控避免受冻,及时采取保温或加热措施。
3、 结语
由于混凝土建筑的外观具有直接可视性, 容易被观察到。这往往是普通人群评价建筑质量好坏的标准,所以改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往往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也可能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应建立在对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共性特点,应用PDCA循环的质量控制手段,对提出的问题采取合理的、科学的、经济的控制措施,做好事前、事中控制,不断改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参考文献: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宋功业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2]《土木工程施工》, 应惠清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3]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