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玲 马济佩 朱冬云 高 峻
【摘 要】目的:评价葆肾方治疗脾肾气虚湿热型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西医对照组、葆肾方治疗组、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各30例,观察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证候、尿蛋白定量。结果:就改善临床证候而言,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90%、93%,三组治疗前后分别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葆肾方治疗组、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均与西医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就降低尿蛋白而言,三组有效率分别达到67%、77%、80%,三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葆肾方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降低蛋白尿。
【关键词】慢性肾炎;蛋白尿;葆肾方;脾肾气虚;湿热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病理改变不一、预后不尽相同的慢性疾病,以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以及可能有肾功能不全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我们认为慢性肾炎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气虚为本,湿热内蕴为标。针对此病机,拟定葆肾方,健脾益肾,清热利湿,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1一般资料
1.1病例选择
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无锡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90例,分层随机分为三组:西医对照组、葆肾方治疗组、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三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病情轻重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參考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包括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慢性肾炎中医症候(脾肾气虚证、湿热证)诊断标准。
1.3病例选择标准
①符合上述慢性肾炎诊断标准的患者。
②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属于脾肾气虚湿热证者。
③18岁≤受试者年龄≤75岁,性别不限。
④0.12g/24h≤尿蛋白定量≤2g/24h。
⑤肾功能正常。
2治疗方法
2.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予低盐、低脂、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纠正各种诱发和加重肾衰竭的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
2.2分组治疗
①西医对照组:一般治疗+贝那普利(10mg/片,口服,1片/日)
注:若出现严重干咳等副作用,改用缬沙坦(80mg/片,口服,1片/日)
②葆肾方治疗组:一般治疗+葆肾方
葆肾方组成:芡实20克,黄芪20克,石苇20克,米仁根30克,覆盆子20克,金樱子20克,僵蚕15克
③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一般治疗+贝那普利+葆肾方。
2.3观察时间:3个月。
2.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尿蛋白定量。
2.5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包括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尿蛋白疗效评价标准。
3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P<0.05说明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无显著性差异。
4结果
4.1临床证候疗效比较
表4-1 临床证候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西医对照组 30 0 1 9 20 33%
葆肾方治疗组 30 2 4 21 3 90%
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 30 2 4 22 2 93%
合计 90 4 9 52 25
结果显示:三种治疗方法在改善临床证候疗效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葆肾方治疗组与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西医对照组分别与葆肾方治疗组、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4.2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的变化
表4-2 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的变化( ±S)
指标 西医
对照组 葆肾方
治疗组 葆肾方合西医
治疗组
尿蛋白定量 治疗前 885.17±377.57 860.27±339.07 929.03±427.60
(mg/24h) 治疗后 743.17±261.93 727.70±337.83 720.77±365.44
结果显示:三组分别治疗前后比较,西医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葆肾方治疗组、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三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4.3尿蛋白疗效比较
表4-3 尿蛋白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西医对照组 30 0 7 13 10 67%
葆肾方治疗组 30 1 2 20 7 77%
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 30 0 7 17 6 80%
合计 90 1 16 50 23
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尿蛋白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5讨论
慢性肾炎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盖因患者精微漏出,损伤脾肾,不化精微而化痰湿,酿生内湿,外湿亦乘虚而入,内外合湿,水湿蕴滞,郁而生热。外感之湿热邪毒,在脾肾气虚基础上深伏于里,瘀滞互结,时隐时现,故致慢性肾炎治疗困难。我们发挥中医药治疗特色,运用葆肾方治疗,辨证论治,虚实兼顾,标本同治。研究表明,就改善临床证候而言,葆肾方治疗组、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均优于西医对照组,而葆肾方治疗组与葆肾方合西医治疗组两者并无明显优劣,说明葆肾方对于改善慢性肾炎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就降低尿蛋白而言,三组并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因ACEI/ARB降低蛋白尿疗效明确,说明葆肾方能减少蛋白尿。
葆肾方针对慢性肾炎脾肾气虚,湿热内蕴的病机,灵活立法。本方以芡实为君,益肾固摄,健脾除湿。臣药以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米仁根清利湿热,健脾渗湿。芡实与黄芪、米仁根配伍,温凉并用,补清共施。佐药以金樱子、覆盆子助芡实益肾固精,芡实与金樱子合用有水陆二仙丹之意,覆盆子强肾无燥热之弊,固精无凝涩之害;以石苇助米仁根清利,两药相辅相成以防芡实、金樱子、覆盆子之固摄滞邪之弊。慢性肾炎久病缠绵,病久必入络,故方以僵蚕为使,以增搜剔通络之力,以其辛散之功使诸药达于病所,发挥更好的疗效。纵观全方在补肾之时兼顾健脾,固摄之时不忘清利,使摄而不滞,利而不伤。由此可见,葆肾方是治疗脾肾气虚湿热型慢性肾炎的有效方药,可为慢性肾炎的治疗打开另一扇窗。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