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概述

2015-10-21 19:38董驰
大观 2015年5期
关键词:供需走出去品牌

董驰

摘要: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积极制定了“走出去”战略计划。跨国经营已成为越来越多我国企业的选择。我国企业不断摸索着采取多种多样的在外投资方式以实现“走出去”的战略计划。

本文通过以我国对外投资与“走出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障碍,并从政府、企业两个层次提出促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走出去;供需;品牌

“走出去”战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走出去”战略指的是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开展竞争与合作。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到国外投资办厂,将各种生产要素输出到国外,将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和布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步伐进一步加快。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支持,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等因素使得中国对外投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出口现状而言,可以用“规模大、地位高”和“水平低、结构差”这12个字来概括。这些难题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币不断升值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竞争优势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汇改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比率一路攀升。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出口行业的增长速度放缓,盈利水平下降;从长远的角度而言,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或升值幅度过大,那么升值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必然会继续扩大,对于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且不容忽视的。

(二)我国出口企业面临频繁的反倾销调查

所谓反倾销是指,受到倾销商品损害的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产业所采取的合法措施。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迅猛发展,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也愈演愈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伊朗、智利等也开始纷纷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指控,导致四五十万人潜在失业,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经贸问题政治化也是导致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一直以来,能够“走出国门”是中国企业的梦想,“出口创汇”更是衡量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面,为了争取更大的利润,扩大出口量,盲目扩大产能,导致国内市场迅速饱和;另一方面,由于出口企业大部分处于纺织、制造、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GDP和税收增长、增加就业推动明显,某些地方政府忽视产业宏观布局态势,对这些产业的加速发展持鼓励态度,从而导致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投资增幅过猛,引起行业内的过度竞争。

(四)企業缺乏对市场的了解,盲目走出国门

应当承认,国外的市场体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制度,这种制度就像“游戏规则”。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了解、适应甚至利用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上海和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市之一,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时间也远远早于其他省市的企业。然而,其出口企业对出口产品的信息掌握尚且如此之少,其他地方的企业就可想而知了。

(五)以低价通向市场,缺乏创新意识

“物美而价廉”是许多中国企业信奉的教条。利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是大部分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的“敲门砖”,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出口企业扩大销售,获得可观的利润。然而,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出口产品屡屡遭到国外的反倾销,低价产品出口的迅猛增长是其主要原因。盲目保持价格优势的做法,也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

(六)企业满足于低端市场,缺乏品牌意识

史蒂芬·金曾说过:“产品是在工厂所生产的东西,而品牌则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一件产品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但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很快会过时落伍,而成功的品牌是持久不衰的。”然而,中国的很多出口企业认为品牌需要大量的投资,因而放弃去培育品牌。例如,飞跃集团自1986年建厂以来,一直致力于拓展国际市场,时刻追踪国际最先进的标准组织生产,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缝纫机出口企业,该公司却从未在快速扩张中遭遇到来自国外的各类贸易壁垒。

(七)出口企业盲目竞争,出口市场过分集中

在国内市场上,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当市场机会出现时,大量的企业趋之若鹜,以期获得可观的利润。然而,由于忽略市场对产品的容纳能力,结果却导致市场迅速饱和。据统计,中国约有75%的出口产品(含香港转口)集中在西欧和北美。一般来说,当中国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当地市场所占份额超过20%就容易遭到反倾销。

二、有效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措施

(一)政府层面应采取的措施,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培养一批我国的国际反倾销的法律人才,充分发挥其在反倾销预警中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二)企业层面应采取的措施,要注意充分利用和保护企业的无形资产,树立品牌意识。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积极向海外进军。企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国际惯例与规则以及东道国的有关法律政策,尤其是反倾销的法律知识

企业要走出去,不了解和把握国际惯例和规则是根本行不通的,盲目的走出去,结果必然失败。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出口生死劫 中国出口的谋与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张万伟译,塔伦.卡纳 柯雷莎.帕利普 理查德.布洛克著.赢在新兴市场[M].中信出版社,2011

[3]陈燕.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分析[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5(11)

[4]陈爱蓓.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与对策思考[J].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10(01)

[5]沈洁,姚连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J].时代经贸,2007(10)

猜你喜欢
供需走出去品牌
2020年4月28日28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2020年3月 27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2018年1月29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2017年12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