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英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激起了无数教育者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意识,许多新的教育方法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小学教师经历过无数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和洗礼,带着新的思想、新的方法站在三尺讲台,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了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为了让每个孩子走出人生的光彩,以下观点值得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借鉴。
一、坚持候课
候是一种态度,候是一种示范,候更是一种引领。具体来说教师候课有两方面的作用:从教师层面来说,这一细小环节体现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真程度,反映出教师的组织管理水平,能使教师充分调整心态和精神状况,顺利完成角色转换,进入课堂教学的临战状态。从学生层面来看,教师的候课有利于唤起学生对这节课的重视,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学生情绪,使他们意识到就要上课了,从而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
二、力争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课堂教学只有与学生相联系,才能真正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上来,他们才能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注重动手操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立足基础、力图创新。这是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必由之路。
三、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魏书生说: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的希望,也是鼓舞人奋进搏击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激发学习动力的主要途径。要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首先要引导学生立志。立志是学业成功的起点,只有志向明确,前进才会有方向。其次要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信能使学生在求知的路上产生持续的动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要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是意志行动,离不开克服困难,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那么他们往往会获得出色的学习成绩。为了让学生对学习课程产生兴趣,老师必须加以正确引导,用巧妙的方法激发学生自发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四、和盘托出教学设计,凸现教学目标
如有些活动设计不明确,学生就无法领会,造成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教学设计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这样才能让你精心预设的教学设计变成一节生动的动态生成课,才会让学生在正确风向标的指引下快速奔跑。
五、为学生基本能力的天然养成费尽苦心
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公民,会生存的人,才能成为有贡献的人。孔子在《论语·学而篇八则》中云:“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正说明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遵守必要的规矩,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规范,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保证。
六、引导学生思维和话题的走向
“乱花渐欲迷人眼,斑斓未必皆是春”。课堂上学生学生思维过度活跃就会引起话题散乱。因此,教师一定要驾驭整个课堂,把握学生思维和话题的走向,引導学生沿着既定的教学设计走进生命的课堂,而不是被学生的话题引入歧途。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富有实效。
七、溶入血液和激励性评价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则。教师的表扬要做到情真意切——只有通过融入血液、发自内心的情绪来鼓舞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体验满足需要的乐趣,要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他或她“棒”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
八、充分关注差异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兼顾不同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如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时,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关键时候给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真诚的、甚至是特殊的帮助,如著名的教学案例——“右手定律”,可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
九、真心实意地营造孩子的心理安全氛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最先渴望得到的高级需要就是安全的需要。罗杰斯也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因此营造安全的课堂心理氛围应成为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小学生对安全需要的渴望更为强烈。因此作为教师要让你的课堂充满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心理安全、舒适、尊重。这样,孩子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才能翱翔、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最后,让我们记住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的一句名言,并以此作为自己教育生涯奋斗的方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