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涛 王睿
[摘要]本文主要圍绕白牛厂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白牛厂铅锌矿的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铅锌矿 地质特征 热水沉积 后期改造型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25-1
白牛厂铅锌矿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城东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之滇东台褶带的南段。矿区主要有铅锌体产出,主要受地层、岩性、断裂三因素控制。铅锌矿赋矿层位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上段第二亚段硅质白云岩,矿化体主要沿断裂、裂隙产出,其上部顺层也可见产出的铅锌矿化体。在灯影组上段第一段与第二段交接部位的白云岩中也有顺层产出的铅锌矿化体。
1区域地质
本区铅锌矿带受地层及岩性控制较为明显,其形成与沉积相、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突出地受沉积旋回制约。铅锌含矿建造厚度一般为数十米左右,属于低次级沉积旋回。白牛厂铅锌矿即产于震旦系上统低次级沉积旋回之碳酸盐建造中。
区域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分布广泛,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挠曲变化。褶皱总体以NE向为主,属于展开型褶曲,少数呈倒转背斜。基底多为线状复式褶皱,盖层与基底的褶皱强度区别明显。
北东向构造发育,与南北向构造共同组成本区的主导构造。北东向的褶皱—断裂带基本控制了区域上铅锌银矿床的展布方向。
白牛厂矿区位于药山近南北向构造带的渭姑背斜(的南西翼。渭姑背斜规模较大,位于牛栏江、渭姑、狮子洞、扯布棚一带,轴向呈膝状弯曲,大体沿10~60°方向延伸,由震旦系澄江组和灯影组组成核部,两翼分布古生代地层,西翼层序较全,从寒武系至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皆有出露;东翼缺失奥陶系大箐组至志留系大路寨组部分地层,核部一带灯影组高角度不整合于澄江组之上。两翼倾角10~30°,枢纽微波状向南西倾伏,出现分支褶曲。
2矿体地质
2.1地层
工作区地层呈近NE向展布。主要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沧浪铺组、龙王庙组。现从上至下简述如下:
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1l)灰白色、深灰色中至厚层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厚112m。与下伏沧浪铺组(∈1c)整合接触。
寒武系下统沧浪铺组(∈1c)灰白色、黄绿色中至厚层状砂岩、泥质粉砂岩、页岩及砂页岩互层;厚度97m。与下伏筇竹寺组(∈1q)整合接触。
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1q)浅灰、灰绿、灰黑色页岩、粉砂岩及砂质页岩,夹浅灰色钙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厚度91m。与灯影组上段地层呈角度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z2dn)主要出露于矿权范围的南西-北东部地区,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可进一步细分为上段(Zz2dn2)、下段(Zz2dn1)两段。
灯影组上段(Zz2dn2)出露于颜家口子~白牛厂~马店头~三合~狮子硐~谢家坪子~陈家湾一带,呈半圆型分布。本次工作以磷块岩、含磷炭泥质白云岩作为标志层,赋存铅锌矿的硅质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
灯影组下段(Zz2dn1)上部主要为灰白、灰、深灰色薄至厚层局部块状隐~细晶质白云岩及硅质白云岩,下部夹角砾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局部具稀疏硅质条带,含藻类化石,厚度272~799m,与下伏澄江组(Zz2c)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2构造
在矿区表现为一轴向70~80°的背斜,核部位于东部干坪子~烧鸡窝~包家梁子一带,出露震旦系澄江组砂板岩及灯影组白云岩。北西翼依次出露寒武系至奥陶系地层,产状295~330°∠10~37°;南东翼主要出露寒武系筇竹寺、沧浪铺组砂岩、砂板岩,产状130~165°∠7~22°。
工作区内可见大小断裂共19条,其中以北东东向横贯矿区的F6断层为区内最主要的断层;其它多发育F6断层派生的次一级北西、北北西向平错断层及更次一级的顺层和穿层的小断层。
2.3围岩蚀变
区内变质作用微弱,围岩常见硅化、退色蚀变及重结晶化,其次为黄铁矿化。其中硅化、黄铁矿化与本区矿化关系密切。
重晶石化:在铅锌矿化体中可见重晶石分布,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
褪色:铅锌矿化体旁侧白云岩常发生围岩的褪色蚀变现象。
2.4矿体地质特征
本区共发现铅锌矿(化)体共10个。本区主要矿体为Ⅰ4、Ⅰ5、Ⅰ7。现将主要矿体的分布、形态、产状、规模、品位等特征分述如下:
Ⅰ4号矿体:赋存于灯影组上段第二段(Zz2dn2)顶部硅质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及层间破碎带中。闪锌矿、方铅矿呈似团斑状、散点状、脉状沿硅质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及层间破碎带杂乱分布;地层产状256°∠13°。矿体平均厚1.75m,Pb平均品位0.44~1.56%, Zn平均品位5.46~2.87%。
Ⅰ5号矿体:赋存于灯影组上段第二段(Zz2dn2)顶部硅质白云岩中的F4断裂中。矿化体受F4断裂控制,F4断裂产状56°∠85°,在断层深部铅锌矿化也随之增强,方铅矿、闪锌矿呈团斑状、细脉状杂乱分布在断裂硅质白云岩角砾间和断层旁侧白云岩节理、裂隙中。矿体平均厚度0.43m,Pb平均品位1.27%, Zn平均品位8.04%。
Ⅰ7号矿化体:赋存于灯影组上段第二段(Zz2dn2)顶部硅质白云岩层间及节理、裂隙中。矿体呈细脉状、局部成不规则团斑状分布在硅质白云岩层间及节理、裂隙中;地层产状236°∠23°,厚0.92m,Pb平均品位为1.08%, Zn平均品位为4.86%。
3矿床成因
本区未进行矿床成因进行专门的研究。从本区发展史来看,区域上经历了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各期强弱不等的构造运动,形成了本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褶皱、断裂发育。地史上长期隆起的古陆,成为含矿物质来源的供给地,同区域沉降带及大断裂有成生联系的封闭或半封闭海盆为成矿物质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开文;张乾;王大鹏;蔡伊;张永斌;;滇东南白牛厂多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及铅来源新认识[J];地球化学;2013年02期.
[2]贾福聚;云南老君山成矿区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