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临床检验方法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02例,采取酶联免疫检测联合各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结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有升高者55例;患儿血沉加快者25例;C-反应蛋白阳性者48例;尿常规检查异常者38例;生化检验无特异性;血气分析表现异常者42例,患儿心肌酶轻度增高者58例,表明累及心血管系统;冷凝集试验呈阳性者54例,痰培养中肺炎支原体阳性者共15例,多为复合性感染。结论: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联合冷凝集试验、血细胞分析、血生化、痰及细菌培养以及血尿常规检查等实验室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显著提高其临床诊出率,有效避免漏诊。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
支原体为一种病毒与细菌间的自养型微生物,通常存于患者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中,能够通过直接影响其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对其细胞膜产生损伤或对其机体细胞造成破坏,进而导致其呼吸道发生感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占各类肺炎的10%左右,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临床中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诊断,必须要在基本检测方法之上联合各项实验室检查进行辅助诊断。本文主要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临床检验方法及价值,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儿48例,女性患儿32例;患儿年龄为3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6±5.2)岁。所有患儿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持续发热、暴躁不安、拒食等;少数患儿甚至伴有咳嗽、高烧、呕吐、腹泻以及呼吸困等症状;部分患儿的肺部口音较小,而双肺呼吸音则较大,经x线片观察后发现,患儿肺部位置出现大片的絮状阴影,并且其肺部阴影有变浓趋势。
1.2检测方法
本组研究对80例患儿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具体采用血清法检测其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情况:取患儿空腹状态下1ml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待测。具体检测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然后进行结果判断。检测过程中,同时对所有患儿进行其他各项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检查、冷凝集试验、血生化、血细胞分析以及痰及细菌培养等[1]。
2.结果
2.1酶联免疫检测
102例患儿行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45例患儿为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20例为支气管哮喘。25例患为支气管肺炎,10例为急性支气管炎,
2.2血常规检查
对102例患儿均进行了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数量检查。其中,患儿白细胞计数22例,白细胞计数小于10.0×109/L者15例,患儿白细胞计数为10.0×109/L者25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大于10.0×109/L者20例;患儿血小板计数大于100×109/L者35例;患儿血沉大于20mm/1h者25例;患儿C-反应蛋白超过10mg/L者48例。
2.3尿常规检查
对102例患儿行尿常规检查,发现38例患儿的尿常规检查异常。其中,出现尿潜血(++)者15例,出现尿蛋白(+)者11例,患儿,出现尿白细胞WBC(+)和尿红细胞RBC(+)者各6例。
2.4冷凝集试验
取患儿空腹状态下2ml静脉血,不进行抗凝,后立即检测,结果患儿冷凝集试验呈阴性者48例,呈阳性者54例。
2.5生化测定
对102例患儿肾功能进行检查,均表现正常。其中,47例患儿的丙氨酸转氨酶有轻度升高症状,15例例出现低钙,17例现低钾。
2.6血气分析
对102例患儿进行血气分析,采患儿前臂的动脉血,经肝素抗凝后30min之内进行检测。其中,患儿血气分析表现异常者42例,58例心肌酶呈轻度增高。
2.7痰培养
102例患儿进行痰培养实验,结果肺炎支原体阳性者共15例。其中,肺炎链球菌阳性者8例,阴沟肠杆菌阳性者3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者4例。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占各类肺炎的10%左右[2]。患儿一旦发病,位于其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的支原体就能够通过直接影响其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进而导致其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受影响限制,对其细胞膜产生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其上皮细胞出现坏死和肿胀等症状,因此,早期的检测及诊断极为重要。采用酶联免疫检测对其进行诊断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诊出效果显著,但诊断过程中仍有漏诊的可能存在,因此必须要在其基础之上联合各项实验室检查进行辅助诊断,有效避免漏诊。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首发症状大都为肺外表现,容易累及其消化道,大多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酶联免疫检测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强等,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以及生物学等领域当中[3]。当然,酶联免疫检测法也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的可靠技术手段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性抗体主要是抗MP-IgM,一般情况下,这一特异抗体在患儿发病一周后即可检出,而患儿发病10-30d后为高峰,采取酶联免疫检验检对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及时地诊断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过程中,最好能同时给予患儿各项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检查、血细胞分析、冷凝集试验、血生化以及细菌培养等,可有效避免漏诊,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
本组80例患儿中,白細胞计数正常或者有升高者55例;患儿血沉加快者25例;C-反应蛋白阳性者48例;尿常规检查异常者38例;患儿生化检验无特异性;血气分析表现异常者42例,患儿心肌酶轻度增高者58例,表明累及心血管系统;冷凝集试验呈阳性者54例,痰培养中肺炎支原体阳性者共15例,多为复合性感染。
综上所述,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联合冷凝集试验、血细胞分析、血生化、痰及细菌培养以及血尿常规检查等实验室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显著提高其临床诊出率,有效避免漏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英姿,温小兰,李健雄.11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101-102.
[2]宋瑞芳,孙锡亮,邵淑玲,赵娜.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2):45-46.
[3]戴颂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2例临床检验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7):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