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2015-10-21 19:11周俊梅
学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

周俊梅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小学又正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一直是进行着教材知识点的机械传授,将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和自身的思考,这显然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更加关注语文教学改革。那么,新形势下要如何开展语文教学?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见解。

一、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在教学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教师所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传统教学中将教师塑造成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权威,高高在上,不容置疑,不容挑战。教师只是将教材上现成的知识简单而机械地传递给学生,整个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式教学,学生完全游戏离于教学之外,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教师角色,才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1.由教材的復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开发者。以往,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本宣科,教材上怎么写就怎么讲,完全以教材为中心,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封闭教材观。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语文学习也不能只是局限于教材内,而是要将语文教学向宽广的生活空间延伸,将学生带入开放而宽广的学习空间,实现以教材为中心的多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重组,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带领学生走进教材的开放教学。这自然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唯教材是从,而是要成为语文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者,立足教材,同时又要超越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向外辐射,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重新开发与整合,开发生本教学资源、校本教学资源。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换来学生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换来学生和谐而富有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

2.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诱导者。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信息的单向输出者,学生是被动的信息输入者,这是典型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思维的机会,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实施启发探究式教学,就要让教师从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启发者,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与启发下通过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来亲历知识形成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科技时代的产物,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以往教学的枯燥与低效状态,将文字材料转换成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情境,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自然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突破种种限制来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直接对话,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全方位立体解读。这正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

如识字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识字的低效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殊的图像处理功能,来为学生播放某个汉字的动画演变过程。逼真的画面、动态的画面自然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效果,从而改变以往识字教学的枯燥与无味,使学生更加专注于汉字的学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这些汉字的音形义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不再是以往机械而单纯的记忆,而是从汉字的形成等角度来深刻地理解、灵活地运用,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识字教学。又如,古诗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虽然只是有短短几十字,但却以最为简练的文字来传达着丰富的信息,如情感、意境等。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活泼开朗的小学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在学习古诗时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抽象难懂。而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古诗教学中,就可以用学生所喜爱的生动的图片、动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来传达简练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带领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畅游古今,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层理解。

三、巧妙运用提问艺术

罗杰斯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我发现、探索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要想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就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给学生知识,并要巧妙地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来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来自主地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在探究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以说,成功的教学就是持续不断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活动。

1.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好奇心,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教师就可以运用提问艺术,以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制造认知冲突,这样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热情,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以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解决心中的困惑。可以说,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学生被动而机械地执行教师的指令,而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所展开的主体认知活动。

2.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于平凡中见伟大,由表及里,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能够达到事物的本质,进而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处于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之中,从而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让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总之,面对全新的教育形势,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以新观念、新思想为指导,将其全面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实践,勇于探索。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有效教学之路,才能促进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教材信息技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