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静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将学习当做礼物,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积极调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来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这是素质教育下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树立新观念,践行新模式,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语文课堂,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快乐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展与成长。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展现教师的魅力,赢得学生对教师个人的喜爱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尊重与喜爱教师,才能将这种积极的感情转移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来。否则师生关系对立紧张,学生对教师只有畏惧,那么学生只会疏远教师,又怎么会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只会换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消极情绪与情感。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师生关系的改善,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展现教师的魅力,创特色化教学,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并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语文的学习上来。
(一)拥有良好的外部形象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这样才能带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赢得学生的好感,这样学生才能愿意从心里来接近教师、亲近教师。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衣着言行,要在一举一动中带给学生以喜悦感。
(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要想成为合格的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就必须要具有内在的修养与气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要具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还需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要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得一手清秀优美的汉字。此外,还需要广泛涉猎,做到既专又博,这样才能由内而外地传达出语文教师所特有的修养与内涵,这样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与喜爱,换来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二、展现学科的活力,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只有让学生将对语文学科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才能让学生形成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学科,乐于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黑板加粉笔的枯燥而机械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设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向学生展现语文学科所特有的魅力,激起学生内心对语文学科的喜爱,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持久的学习动力。
(一)用音乐来渲染氛围,感染学生
音乐不仅有着欢快的节奏、轻松的旋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吸引听众,而且运用于语文学科教学中,更能成为语言文字教学的有效补充,传达出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意境等,这样更能展现语文学科所特有的魅力,展现出丰富的文字内涵,这样更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为学生来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以欢快而动听的音乐来吸引学生,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之中,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二)用问题来制造悬念,吸引学生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正是推动学生主动认知的内在动力。我们可以依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以问题来制造悬念,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这样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从而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展开主动的探究。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学生在教师指令下的被动机械行为,而是有积极的情感参与的主动探究。
(三)用画面来烘托气氛,带动学生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对直观而生动的图片更感兴趣,更能从中获取直观信息,将课本插图、图片等引入语文课堂,直观而逼真的画面更能起到渲染与烘托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更能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大量直接的第一手信息,从而能够透过文字来深刻地理解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能局限于课堂内、教材上,而是要在立足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向宽广的课外空间延伸,开展丰富而精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带入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新课改非常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如组建兴趣小组。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我们可以据此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来参与相应的兴趣小组,如朗读小组、辩论小组、表演小组、书法小组、写作小组、广播小组、演说小组等。这些小组覆盖面广,涉及语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这样可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来发展学生的特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更能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与动力,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通过小组间的互动来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同时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其他兴趣小组,这样不断地为各小组注入新鲜血液,保证各小组参与活动的激情与动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如在学完新的课文后,可以推荐学生来阅读同题材或是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让学生展开广泛的比较性阅读,这样能实现学生对教材文章的深刻解读,同时更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更加利于学生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还可以选取情節性、对话性强的片断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是让学生来续写或是扩写文章,让学生来进行精彩的情景剧表演。这样的活动更加切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更能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表演中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加深对文字的感悟,同时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
总之,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对语文教学进行全面改革,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营造愉悦氛围,构建开放课堂,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学生学有兴趣,学有动力,自然就会学有成效。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