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伦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施工工艺水平的提高,清水混凝土也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而发展。清水混凝土工程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道路桥梁、高铁桥梁、地铁站、机场等建筑物,在新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不留有剔凿修补的空间,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迫使施工管理人员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使结构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笔者结合多年在电网建设工作的经验及工程案例,介绍了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环节的控制,确保清水混凝土结构的一次成型。
关键词:绿色混凝土;质量标准;常见缺陷;防治措施
一、设计、原材料质量及工艺控制
(一)混凝土配合比
清水混凝土要颜色一致,则要求所用的材料一致。混凝土应取样试配,按试配的配合比施工,严格控制坍落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这样就降低了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 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在保证混凝土稠度及流动条件下,尽量节省水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根据现场实际要求,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40±20为宜,砂率在40%左右,并要控制好粗骨料最大粒径,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控制初凝时间在6~8h。混凝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选用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提高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外观质量。
(二)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1)合理选用水泥
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对于清水混凝土,同一工程宜选择同一厂家,同一强度等级水泥,且水泥生产质量必须稳定,不同批次水泥的使用容易产生色差大的后果,不应混用不同厂家的水泥。混凝土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水泥水化放热是混凝土升温的内热源,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也就降低了水化放热,从而达到降低混凝土的绝热升温的目的。
(2)粗骨料(碎石)
选用最大粒径为25的连续级配石子。石子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尽量小,石子级配要良好,堆积密度要大,孔隙率要小,才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减少收缩。石子压碎指标控制在10%以下,几乎不含泥及泥块。超过此范围一律不投入使用,且严格按规范要求取样检测,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3)
细骨料
应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较好,颜色一致的河砂,其细度模数应大于2.6(中砂)。砂含泥量控制在1.5%以下,泥块含量不大于1.0%,几乎不含有机质。超过此范围一律不投入使用,且严格按规范要求取样检测,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4)膨胀剂
对于后浇带等混凝土结构,拟采用掺加膨胀剂的方法进行补偿收缩,掺加膨胀剂后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流动度的损失影响相对较小,掺加该膨胀剂可在钢筋混凝土中导入0.2~0.7mpa的压应力,可补偿混凝土的早期的自身收缩,减少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收缩裂缝。
(5合理掺用外加剂
施工过程中,泵送混凝土要求高的流动性;冬季施工要求高的早期强度;建筑结构要求高强、高耐久性。应需要加入高性能外加剂。由于外加剂对混凝土技术性能的改善,它在工程中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少国家使用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已占混凝土总量的60%-90%。因此,外加剂也就逐渐成为混凝土的第五种材料。掺合料的性质和数量,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水化热、抗渗性和颜色等。
二、清水混凝土控制应用及施工要点
1.清水混凝土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作为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先导工序,在无需装饰的清水混凝土施工、一次成型以及施工测量中必须严格控制。它是保证主体结构外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是使主体结构达到清水混凝土的基础。在保障清水混凝土施工测量控制面以及精度的前提下,对建筑工程标高基准点以及轴线设置进行精心设置, 测量控制点应设置在不易损坏处,并日常进行检查与维护;在基准点以及轴线标识牢固、准确、隐蔽的同时,进行清水混凝土平面尺寸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轴线的偏差,消除清水混凝土尺寸质量偏差的通病,通过平面尺寸基准点测试,在严格审核基准点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清水混凝土钢筋施工
在建筑本体施工中,为了保障混凝土模板拆除后,没有露筋,保护层符合相关设计标准,在达到清水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同时,必须对钢筋绑扎进进行严格控制管理。
钢筋绑扎作为清水混凝土建筑工艺的施工基础,为了避免建筑工程钢筋绑扎扭曲、移位,在剪力墙钢筋施工前,必须采用“梯子筋”的方式,进行绑扎。在钢筋网绑扎中,在相邻绑扎点八字形的同时,必须保障钢筋相交点牢实度;对于已经绑扎好的钢筋网片,通过及时安装钢筋保护层,在间距低于相关标准的同时,保障钢筋绑扎至质量。
3.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直接影响清水混凝土成型效果、观感质量。目前市场上可选择的清水砼模板面板主要为钢面板、木胶合板、竹胶板和塑料面板。因钢面板透气性不好,砼表面易产生气泡,模板重量大,支撑体系要求高,所以钢面模板比较少用。使用竹胶合板的梁、板、柱的清水混凝土表面存在一定的强项;因此多数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优先采用竹胶合板。模板的龙骨材料选用厚薄均匀、不变形、强度高的木方料或轻型金属方管。
三、水混凝土质量通病的类型与防治措施
清水混凝土施工中质量问题除去主要的裂缝外,还有常见的质量通病:麻面、蜂窝、孔洞、混凝土强度不够等。这些质量缺陷也严重影响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安全。
1.混凝土产生麻面的控制与防治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清冼模板表面的一切粘贴物,使其表面干净,并均匀地涂刷好脱模剂。
(2)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充分湿润模板,并冲洗模板内的一切杂物,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形成麻面。
(3)模板缝隙要拼接严密,检查缝隙是否堵塞严实,防止漏浆。
(4)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严防漏振,振捣有序,排除气泡。
2.蜂窝的控制与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控制好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和均匀性,坍落度适合。
(3)模板缝隙应堵严,随时检查模板的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4)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设串筒或留槽。
(5)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3.混凝土产生孔洞的控制与防治措施
(1)在钢筋稠密处及关键和复杂部位,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并认真进行振搗。
(2)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3)加强下料控制,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
(4)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查,控制好混凝土工程每道工序质量。
五、总结
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清水混凝土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中,清水混凝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混凝土向前的发展,在混凝土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清水混凝土各种参数,使结构及混凝土表面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工程质量,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何正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和应用[j].重庆建筑,2009,(2):32-34.
[2] 黄慧达.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裂缝成因的力学性能分析及相关计算[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8
[3]陈业创.浅谈混凝土工程裂缝防治[j].科技风,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