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鼎奏
摘要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通过对杉木纯林、5杉木5木荷、5杉木5马尾松3种不同杉木造林林分林下植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木荷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纯林林下植被物种数分别为32种、27种、16种,其中杉木、木荷混交林最多,杉木纯林最少;3种林分中,杉木、木荷混交林H>杉木、马尾松混交林H>杉木纯林H,表明针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比针叶混交林和针叶纯林丰富。
关键词杉木林;植被物种数;物种多样性;闽北
中图分类号S718.52+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1-164-03
杉木是我国亚热带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其面积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24%,在南方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2]。其林下植被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的植物资源,还具有很重要的生态价值,对杉木林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林下植被多样性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森林的物种多样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杉木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也日益增多[4-7],但对闽北杉木主产区内不同造林方式杉木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鲜见报道。该文通过对闽北丘陵地区不同造林方式杉木林林下植被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林业用材林造林推广提供参考。
1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位于南平市延峡林场葛大工区,地处闽中大谷地最低处,主要地形為低山丘陵。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9.2 ℃,年降水量约1 700 mm。研究样地为2007年马尾松采伐迹地,采伐后进行全面清理,砍除灌木丛,集中烧毁枯枝落叶,带状整地,按照2 m×2 m的行间距进行挖穴种植。选择处于山坡中部的杉木纯林、5杉木5木荷、5杉木5马尾松3种林分,平均海拔为240 m,为东北坡。3种杉木林分造林初植密度为2 400株/hm2,前3年进行常规抚育管理,之后未进行任何管理。
2研究方法
2.1样地调查
2014年5月份分别在杉木纯林、5杉木5木荷、5杉木5马尾松3种杉木林分选取标准样地进行调查研究。每种林分选择标准地,设置3块20 m×20 m乔木样方,在每个乔木样方内按对角线设置4个5 m×5 m小样方。调查灌木层和层间层物种名、株数、地径和树高等以及草本层物种名、株数、盖度、高度等。
2.2数据处理
相对多度=(植物个体数/植物总个体数)×100%;
相对频度=(某种植物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
相对显著度=(某种植物个体显著度/样方中全部个体显著度)×100%;
重要值=(相对频度+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3;
植物多样性指数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均匀性指数采用Pielou均匀性指数计算,优势度指数采用Simpson指数计算。
3结果与分析
3.1杉木、木荷混交林林下植被分析
由表1可知,杉木、木荷混交林林下植被共32种,其中灌木层有16种,层间层8种,草本层也为8种。灌木层中黄瑞木、草珊瑚、苦竹和细齿叶柃为主要优势种,草珊瑚重要值最大,为39.265 1;层间层主要优势物种为茅莓和络石,其中茅莓重要值最大,为64.056 1;草本层主要优势种是里白,其重要值145.700 2为最大值。
3.2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林下植被分析
由表2可知,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林下植被共27种,其中灌木层有16种,层间层7种,草本层也为4种。灌木层中肿节少穗竹和荚迷为主要优势种,肿节少穗竹重要值最大,为61.965 7;层间层优势物种不明显,其中木通重要值最大,为54.724 0;草本层主要优势种是芒萁,其重要值164.664 3为最大值。
3.3杉木纯林林下植被分析
由表3可知,杉木纯林林下植被共16种,其中灌木层有11种,层间层2种,草本层也为3种。灌木层中华丽杜鹃和小叶六道木为主要优势种,华丽杜鹃重要值最大,为69.293 7;层间层物种数较少,其中链珠藤重要值最大,为193.292 1;草本层主要优势种是芒萁,其重要值240272 9为最大值。
3.43种林分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根据野外各个样地群落调查的资料分析,3种林分林下植被总体物种数最高的为杉木、木荷混交林,物种数为32,大于其他2种林分类型的物种数;灌木层物种数最多的是杉木、木荷混交林和杉木、马尾松混交林,2种林分灌木层物种数都是16种;层间层和草本层物种数最多的是杉木、木荷混交林,均为8种。
由表4可知,总体多样性指数H最高的是木荷、杉木混交林,为2.818 3;总体优势度指数C最高的是杉木纯林,为0.723 5;总体均匀度指数J最高的是木荷、杉木混交林,为0.813 2。
灌木层多样性指数H最高的是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为2.606 7;灌木层优势度指数C最高的是杉木纯林,为0.124 7;灌木层均匀度指数J最高的是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为0.940 2。
层间层多样性指数H 最高的是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为1.901 8;层间层优势度指数C最高的是杉木纯林,为0.461 5;层间层均匀度指数J最高的是杉木纯林,为0.995 7。
草本层多样性指数H 最高的是杉木、木荷纯林,为1785 0;草本层优势度指数C最高的是杉木纯林,为0.760 5;草本层均匀度指数J最高的是杉木、木荷混交林,为0.858 4。
4结论与讨论
(1)杉木、木荷混交林林下植被共32种,其中灌木层中黄瑞木、草珊瑚、苦竹和细齿叶柃为主要优势种,层间层主要优势物种为茅莓和络石,草本层主要优势种是里白。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林下植被共27种,其中灌木层中肿节少穗竹和荚迷为主要优势种,肿节少穗竹重要值最大,层间层优势物种不明显,草本层主要优势种是芒萁。杉木纯林林下植被共16种,其中灌木层华丽杜鹃和小叶六道木为主要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