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广萍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的施工越来越多,工程对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及优点
沥青路面的建设以沥青为主要原材料,在施工时将其与其他原料结合来共同修筑道路。在实际的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主要使用的是沥青结合料,这样就大大的增强了沥青路面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大大的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使公路能够更持久使用,保证了公路路面的使用质量。
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有很多优点,比如沥青路面的表面较为平整、路面光滑无接缝、行车舒适而且不会产生噪音等优点。由于这些优点,沥青路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除此之外,沥青路面还具有高温抗车辙的性能,也就是说在高温情况下沥青路面能够保持不变形;同样的沥青路面还具有低温抗裂的性能:即抵抗因降温产生低温收缩裂缝的能力。它还具有水稳定性以及耐疲劳、抗老化性能,也就是说沥青路面有能够抵抗沥青混合料受水的侵蚀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坑槽而破坏的能力以及抵抗路面沥青混合料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能力。
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前的准备
(1)场地准备
安装完成拌和设备后,料场及拌和设备周围一定范围内应将场地适当“硬化” ,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集料被污染。此外,储料场也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硬化”处理,以此来保证施工场地的干净环境以及运料车的正常通行,能够有效的避免场内集料的污染。
(2)人员配置
沥青路面施工要求非常高,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因此施工人员配置都要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的人员,而且要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多配置几名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
(3)设备调试
首先安装调试拌和楼以及摊铺机等主要施工设备,在施工前进行设备的测试运行,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此外,沥青拌合楼的计量检测以及检查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一般情况下,在实际工作中,沥青拌和楼的设置 多于5 个的冷料斗和多于4 个的热料仓。
(4)材料准备
沥青材料是最重要的材料,要严格进行集料检验,从加工性以及结构性这两大重要指标来进行检查,在实际中,粗集料要注重颗粒尺寸、形状以及松软质和粘附性指标。细集料的选择应注重砂的含量,一般情况下要满足,砂含量≤0.075含量,此外,还要严格的控制砂,进场后要及时的搭棚,防止材料被林。然后在储存材料时,要注意所有集料分级存放,不要随意存放。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施工阶段包括: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接缝处理及碾压。
(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的质量能够影响路面的稳定性以及平整度,因此要按照规范来严格进行搅拌,注意拌和的时间、温度、以及沥青用量等,为了保证路面质量,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必须在沥青拌和厂进行,并且要采用先进的机械进行拌制。在搅拌沥青混合料时,沥青和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在实际中,需要注意的是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要经过测定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间歇式的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控制在30~50s,连续式拌和的拌和时间由上料速度及拌和温度调节。此外,要抱证沥青混合料的搅拌物应密度均匀一致、没有形成团块等不合格现象。如发现不合格时应及时调整 。
(2)沥青混合料运输
沥表混合料的运输在整个工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负责将沥青完好无损的送至施工点,是搅拌站到摊铺现场的中间环节,应当引起重视,质量控制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管:
在进行配车时,要依据运输的距离以及路途的通行情况等配送合适的车辆,要坚持及时将成品混合料运往摊铺现场的工作原则。
用于运输的车辆要有很好的性能,避免车辆在运输途中出现抛锚的情况,造成混合料不能运往摊铺现场,此外要保持车厢的清洁,在运料前对车辆进行防粘剂的涂刷,防止材料与车辆粘连到一起。。
车辆在装料后,要加盖苫布,防止材料被淋。混合料运到现场后,在对车辆进行温度的测量,低于规定要求的混合料不得使用。
摊铺机处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保证摊铺机平稳运行,提高施工的平整度。
(3)沥青混合料摊铺
在实际的工作中,混 合料一般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梯队作业,一台在前靠近中桩,另一台在后靠近边桩。两台摊铺机之间的搭接宽度要保持在5-10cm,摊铺机前后的距离要控制在10-20m。在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前,要对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加热,直至100℃。
一般情况下,在摊铺时要首先摊铺第二或第三车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才是第一车,在实际工作中,摊铺机的行走速度要保持在1.5m/min,在进行摊铺时要缓慢、均匀的进行,并保持不间断。在进行铺筑时,螺旋送料器要保持不停顿的匀速转动,运动的速度不要太快,这样能够保证摊铺断面上不发生离析现象。
(4)接缝
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期间,当需要暂停施工时,下面层采用斜接缝、上面层采用平接缝。平接缝当天施工结束后进行切割、清扫、成缝。在实际工作中,路面一般分为两幅进行施工,横向接缝以及纵向接缝。一般的纵向接缝采用自然缝,横向接缝采用平接缝。
平接缝就是人工凿一个斜面的毛茬,切缝的位置要通过3m的直尺测量进行确定。一般的在铺筑前,要首先在接缝处铺垫木板,然后加热熨平板,使已压实部分的混合料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
(5)沥青面层碾压
压实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环節,沥青混合料摊铺整形后应立即组织碾压。碾压的程序为:初压→复压→终压。为掌握合 理的碾压遍数,沥青面层一般采取组合方案,在进行比较后,确定选择经济、合理碾压的组合方式。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正常的沥青面层碾压之前,要先对横向接缝进行碾压。在进行碾压时,要按照垂直车道的方向沿接缝进行。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以下这种组合方式:初压:先采用DD130的双钢轮压路机以前静后振动的方式碾压第1遍,碾压时要保持2-3km/h的速度,并且相邻碾压带轮迹要保证重叠宽度为20cm。初压时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43℃—145℃。复压:采用DD130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整体的振压1遍, 然后采用宝马202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整体的第二次振压,同样的保持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20cm,此时的碾压速度呀保持在3-4km/h,待双钢轮压路机振压整个完成后,在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相邻碾压带重叠20cm.终压:终压的进行要在复压之后,一般的采用DD110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直到没有任何痕迹,碾压时温度保持高于70℃。
结束语
从上述可知,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原材料的质量、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混合料生产的控制等等。不仅如此,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运输以及摊铺碾压的施工工艺更能影响其质量,因此只有注重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控制好每一工序,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