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连生
摘要:辽代建筑遗产是沈阳地区极具特色的“文化瑰宝”。本文通过对沈阳地区现存辽代建筑遗址的总结与剖析,构建出沈阳地区辽代建筑遗址资源体系,并以建筑师的角度,对沈阳地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力求保护与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文化。
关键词:沈阳地区;辽代建筑遗产;资源体系;城市建设;文化复兴
引言:
作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沈阳,每当被提到建筑文化遗产,人们总会想起世界文化遗产“一宫两陵”。有关“满清文化”的研究、宣传与推广也不断地開展与进行。与其相比,沈阳地区辽代建筑文化也同样极具特色,其建筑遗产同样是沈阳地区特色的“文化瑰宝”。然而,相关的辽代建筑遗址与文化内涵却鲜为人知。因而,辽代建筑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得不到有效推进。近几年,以法库东湖新城建设“辽代风情小镇”为首,辽代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之路逐步得到沈城人们的重视。
正文:
1. 辽代建筑遗产
1.1辽代建筑遗产定义
辽代建筑遗产是指遗存至今的 ,具有一定综合价值的辽代建筑、构筑物。它们是辽代历史的见证物,是叠加辽代历史信息的载体。这些建筑遗产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它为人们的整体利益所系,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1.2辽代建筑遗产分布
辽代建筑遗址主要分布在今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其中木结构建筑与建筑群遗存数量较少,全为佛寺建筑,包括山门、殿、阁、木塔,以及相关小木作;木结构建筑群仅存遗址。另有若干城市遗址及其相关建筑遗址。
2. 沈阳地区辽代建筑遗产资源体系的构建与剖析
3. 沈阳地区辽代建筑文化复兴展望
3.1 城市建设中辽代建筑文化的复兴发展
近几年,以法库东湖新城建设“辽代风情小镇”为首,辽代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之路逐步得到沈城人们的重视。相关城市建设中注重对辽文化的复兴与再现。笔者认为,在沈城今后城市建设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1) 宏观层面——规划层面
结合沈阳经济区新城、新市镇政策,注重城镇建设的文化性、创新性发展。在城镇规划层面做好定位,并给予政策、法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注重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结合辽代建筑遗址与新的建设项目,打造成规模的辽代文化复兴片区。
(2) 微观层面——建筑设计层面
在建筑设计层面,对辽代文化的复兴绝非是建造出一栋具有辽代建筑外观的仿制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假古董”。而我们要做的应是深入挖掘辽代建筑文化的特质,注重从空间、尺度、文化、生活方式、建筑内涵等角度挖掘其建筑特质,充分结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运用相应的建筑符号与创新模式语言进行合理的设计。
结语:
辽代建筑文化遗产是沈阳地区极具特色的“文化瑰宝”,这些历史遗存印证着曾经的大辽国子孙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地生息繁衍。同时,通过这些遗存,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去研究辽代的历史、技术与文化。它代表了我们沈城地区特色的文化精神。作为建筑师我们,有权利,更有义务在城市的建设中去保护、去宣扬、去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莘.《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的研究》[J].2013年;
[2] 黄镛.《从法库县_辽风小镇_一角看辽代建筑与文化》[J].中国建筑教育,2014年;
[3] 彭菲.《论中国辽代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4] 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形制初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博妍.《沈阳地区辽墓初探》[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冷波.《辽宁地区辽代装饰艺术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