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娟
新课程要求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从目前的形势看,思品课仍存在着上课时只重讲授,不重内化;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就成了教学的关键。结合课例,谈如下策略:
一、注重生活体验,解放手脑,避免把品德课上成欣赏课
翻开品德课本,好多课都是插图占了多半,表述的文字不多,授课时老师们感到无从下手。如《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都是图片呈现:北海的珍珠、云南的轧染等。那么,如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呢?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带一些当地特产进入课堂,先让学生看、摸、闻、尝,然后每组推选一位同学介绍特产的特色、历史、制作程序等。记得印象特别深的就是在交流寿阳特产豆腐干的时候,一位学生说了他家作坊制作的过程,由于他亲眼目睹,亲身体验,所以讲的津津乐道。最后教师又引导他说出了豆腐干给他家带来了怎样的经济收入?这样联系生活形成的课堂教学,不仅引导学生了解了豆腐干制作流程,还感受到特产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无定法,要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就必须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进行高效重组,改变填鸭式的讲授法,解放学生的手脑,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感悟、体验。
二、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活动,内化学生品德。
在教学实际中有些课是不能通过实际生活去体验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题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巧”上做文章,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找准教学突破口。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感受,使他们的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
如《让我们同行》,老师这样设计:她拿了两个苹果,让甲学生蒙着眼睛找,那个同学又是闻,又是摸,还是找不到。老师告诉她可以找朋友帮忙,但只能是语言提示,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苹果终于找到了。然后老师采访他们,两人通过游戏都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甲同学把得到的苹果,分一个给乙同学,当老师问道,为什么要给他,他说:“我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帮助,他理应和我分享”,话音刚落,掌声响起。当老师问及乙同学的感受时,他说:“我帮助了他感到非常快乐,以后我们还会携手共进的”,掌声又一次响起…,课堂达到高潮。
总之,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所。如何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有效性,注重学生生活体验是基础,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是关键。世上無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去琢磨,用心去实践,相信品德教学一定会走向精彩!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城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