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感思与体会

2015-10-21 17:16郑霞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资源管理土地资源

郑霞

摘要:实践表明,土地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面对现如今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利用,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从而加速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很多的耕地被占用,开发的土地大多是用于建房、工厂、公路之类的。虽然这些用途都是经过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但是很多土地的开发还是存在其不合理性,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后期的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对管理措施实行了相应的改革,整个管理过程逐渐趋向于规范化、市场化、程序化,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1.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

就目前开发的土地资源而言,大部分地区的土地都不断向集约型转变,这一转变过程无形中会造成大部分土地的闲置,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类问题在城镇级农村展现的比较明显,很多农村居住地的村民通常不愿意将自己祖辈留下来的房子交给政府处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新建对两处宅基地的占用,占用的土地没有实现它应该实现的价值,这样做只能逐步加剧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进一步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1.2土地资源的流失严重

土地资源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如:地震、潮汐、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都会对现有的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面对日趋减少的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局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外来资金的流入,带动城市的发展,经常在招商的过程中降低土地原有的价格,对土地实行批量出售,从而使得土地资源不能拥有它原有的价格,反而还面临这土地资源减少的这一悲惨现状。在土地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发展等各项都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1.3对占用土地的布局规划缺乏执行力

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之前都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虽然整个审批过程是极严格的,很多项目负责人为了较快地通过审批这一环节,经常性地在所提交的方案中提出了关于土地资源利用的详细方案,然而在后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变数。通常整个工程完工之后,与其之前的方案相比,相差甚远。这些问题都说明一个问题: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对总体建设规范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在建设的过程中才会对城市的布局比较随意,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低效率使用。

1.4土地市场规范不健全

我国的土地市场按照相应的标准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等级。一级市场指的是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采取招标、协议、拍卖等方式对土地的使用权进行转让,土地的使用者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出让金,这样的土地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二级市场指的是对于已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集体、企业或者个人,直接将土地或者在土地上建造的建筑投入到市场中进行交易,从而获取相应的收益。三级市场指的是在二级市场的基础上,以房屋产权的交易方式对土地的使用权进行支配。总的来说,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政策是:拥有控制一级市场、放宽二级、三级市场的管理。这样的一个管理方式存在很明显的弊端。一级市场的垄断性过强,而二级、三级市场由于过于宽松的管理,使得整个土地资源的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发展的也比较混乱。就近几年的管理状况分析而言,随着地产行业投资的扩大,一级市场已经难以满足对下游市场的需求,受到短期发展利益的刺激,地方政府已经对一级市场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这也是加剧土地市场混乱的一个主要因素。

2.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建议

2.1加强土地管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随着国家对土地的不断征用,必然而然就会损害到土地使用者的利益。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执行,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对于那些必须占用的土地,要及时与土地的使用者进行沟通,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确保整个建设过程的正常进行。在土地的布局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尽可能做到统筹兼顾、协调管理,避免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盲目建设的现象。对于那些常年闲置不用的土地,也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規进行处理,而不能随意的使用。一般而言,土地的闲置时间超过两年的,国家的相关部门可以无偿的将其收回。而如果是对于那些不符合收回条件的闲置土地,则需要进行另外的处理。总之,尽可能做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也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2.2完善管理体制,依法惩治违法行为

在土地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管理方法,才能对那些违法的行为进行追究,并对其施以相应的惩罚。健全管理体制是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逐步实现对土地资源分配、利用的规范化、程序化,严格执行征地听证及公告制度,真正维护人们的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确保整个土地征用的过程实现透明化管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公开。对于土地资源的社会保障方面,要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妥善的处理好因为征地过程对农民造成的危害。

2.3强化土地资源保护意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远离农村,走向城市。这也是导致农村耕地被闲置的主要原因。农村人们充满了对城市的向往。要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人们对土地资源的自觉保护意识,首先需要建立标准的农田耕地及相应的管理体系,要让人们体会到即使留在农村,合理的利用耕地,也同样可以赚到钱。在土地的管理过程中,逐渐提高其管理水平,真正有效的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其次,在有关耕地的占用过程中,通常以占补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占用土地的同时,要实现其他位置对农用耕地的弥补。因而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协调好占地与还耕的互补力度,充分体会这二者造成的影响,严禁非法滥用土地,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对于那些未开发的土地被占用的行为,要加大其惩罚力度,让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渗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2.4加强土地规划的调控职能

土地规划的调控职能也是土地管理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它在土地的管理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征用的建设用地,经常性存在非法占用土地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一行为,在土地的规划中确定好土地的使用范围很有必要。只有加强土地的管理力度,强化执行力度,才能将土地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升上去,引起人们的重视,尽可能避免无计划的对土地资源进行占用的情况发生。在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将规划落到实处,严格按照方案中的具体要求进行,建设初期以规划制图,建设过程以图纸来规范施工过程,严格把关,层层落实。在整个土地的建设过程中,逐步提高土地规划的调控职能,从而实现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控。

2.5强化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在土地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借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这越来越先进的网络技术,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土地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就现阶段的管理水平而言,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还只是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土地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一些管理细节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有些专业的技术人员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之后,才能慢慢的掌握其中的原理。而且需要查找的数据库也不是很完善,以致查找的信息不全面。因此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还需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他们的管理技能,在提高技能的同时逐步完善数据库功能,使得其能够适应日常管理的需要。与此同时,将信息化建设普及到一线群众中,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管理带来的好处。

猜你喜欢
资源管理土地资源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