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融入

2015-10-21 17:16马军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元素传承

马军

【摘要】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国的传统建筑承载着丰富浓厚的文化精神,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建筑设计更加自由,而这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建筑设计;传承

引言

近几年,我国建筑逐渐向着多元化阶段发展,一些传统的建筑设计受到了影响,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具体设计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确定,将传统因素与现代建筑设计进行积极融合,使得建筑设计风格彰显民族特点、具有异域风情。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继承性,国外文化是这样,中国文化亦是如此。真正有底蕴的文化是深存于历史进程中的,并且客观地存在于人与自然界、社会的关系中。在我国本土的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体现在空间与形式、色彩与材质等方面。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与运用,可以对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运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1关于传统元素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建筑是需要文化传承的,没有标识就没有了区分,就会使建筑缺乏生命力。关于传统元素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可从两方面进行描述:

1.1建筑设计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中

建筑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的反映,必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展示,也就是说,建筑设计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中得以体现,实现对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展现。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往往建立在前人经验和实践基础上的,另一方面,一些设计师尝试创作出脱离于传统的新作品显然是不现实的,在具有创新性的设计,都需要吸收传统经验。例如,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津铭在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设计,则正是源于古老的埃及金字塔的灵感创意,成功地与卢浮宫首尾呼应,成为一大文明建筑;苏州的博物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吸纳了《道德经》里的空间理念,与自然进行有机融合,展现建筑的风格和美丽,实现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表现。这些,都是将传统元素很好的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得以巧妙传承。

1.2传统文化是现代建筑设计创作的基础和源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其一定的基础和源泉,现代建筑设计亦是如此,对于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来说,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那么如何实现建筑设计的真正创新和建筑风格的巨大突破呢?这就需要尊重文化和历史,从中吸取优秀的传统经验、理念和方法,融合于现代建筑中,真正实现艺术的再生。例如,如2010年我们的上海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便是传承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其中,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的淋漓尽致。也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是现代建筑设计得创作源泉。

2关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传承问题分析

2.1传统符号的传承

符号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其包括了概念、人、物、人文思想等。传统符号的传承是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的重要体现,可以说,传统因素的传承往往体现在一个“思想符号”或者“事物符号”的传承上。传统符号包含包括显性文化符号和隐性文化符号,即:①显性符号的传承实际上是从实体形式上对传统的继承,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符号被用新的方式加以演绎,在新的时代传达着新的内涵,可以说显性符号具有时代性、 发展快、 变化多样的特征。②隐性传统符号比较稳定,现代建筑对隐性传统符号的传承实际上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智慧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代建筑设计中,应多加注意对传统符号的吸取与认知 ,将其融人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符号的传承,可以是一个传统的图案因素,也可以是传统的建筑手法等等。建筑学家吴良铺曾经提出了“抽象传承”的理论,就是要将传统形式中的精神成分传承下来,并使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相结合,这样的传承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在传统因素与现代建筑设计在时空中出现交汇时,积极将传统符号与现代符号想象、提取出来,促进两者的共融与结合,实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积极传承。如1988年我国建成的上海金贸大厦,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吸取的就是中国传统塔的符号因素,“一以中国塔的形象为起点,设计的一个极具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塔式建筑”。此类实例还有许多,如世界第三高楼台北的101大厦便吸取了中国传统古铜钱图腾和“8”的意寓;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则是采取的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思想,与东方明珠电视塔虚实呼应。

2.2对传统材料的传承

对于传统材料的传承是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元素进行传承的又一体现。建筑材料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还表现在对传统材料的传承和运用上。在整个建筑设计项目中,建筑材料也是一个重要手段,材料的形式决定空间的要素,在任何发展时期,其作用都不容忽视。与世界其他建筑体系主要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原料为木材,其主要特征就是给人以更加淳朴、自然的建筑感觉。在现代,虽然建筑材料的主要品种为钢筋、混凝土等,处于主导的位置,但在具体建筑设计中,积极应用传统的材料风格,发挥主要优势和特征,也就是说,在使用现代建筑物料的运用上,在进行艺术创作和造型的过程中,对木质材料所具备的风格和特征进行展现,深刻体现对自然的表达以及对传统文化底蕴的展现。比如张永和设计的 “二分宅” 一方面运用平面引入了不同景致和意境,另一方面采用了木构支撑,充分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之美传达了出来。这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尊重与传承,也是创新和发展的体现,也就真实反映了现代建筑对传统元素的传承。

3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应注意以下几点

3.1忽视建筑的历史性、地域性与时代的结合

建筑是从本土中生长出来的,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晶。如在江南地区采取传统的岭南风格建筑就是忽略了其适用性。这种完全不考虑建筑与历史以及地域结合的作品会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地域文化属性。

3.2缺乏对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内涵的解读和理解

当下国人对精神内涵方面及传统建筑空间方面的研究较为粗浅,建筑创作思想还停留在“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之类的隐喻上,将传统符号强加于现代建筑上,使作品僵硬、乏味。而且在現代建筑创作中常会进人一个误区为了能体现传统的建筑文化直接将传统的建筑形式进行仿制,生搬硬套到现代建筑中。而随着人们的审美观点不断变化,建筑的艺术性及功能性的统一成为人们需求的要点,建筑体本身首先应满足现代人群的生活以及审美需求,进而才可以体现建筑的时代价值。

4 结束语

综述,在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是停留在表面效果追求形似,而是讲求神似的追求意境。 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以 “取其形,延其义,传其神” 为原则,将这些传统设计元素加以提炼和简化,恰如其分的运用,就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渗透出一股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味,让现代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元素更加完美的结合,并得到提高和升华,创造出现代、 简洁、 舒适而又能体现中国主义精神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形成一种新的而又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中式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王青岚. 当代北京建筑中的传统元素研究[D]. 北方工业大学.2011

[2]余学伟.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美术大观. 2012(06)

猜你喜欢
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元素传承
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传承探讨
建筑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分析
解析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关于徽派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审美特征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依托大众文化对传统的现实构建
传统元素与现代空间的共融性探索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