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2015-10-21 17:16徐子淇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绿化设计植物配置

徐子淇

【摘 要】小区景观设计是人类的一种能动行为。是以满足人的需求而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进而设计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空间的一项活动。以科学为核心,以艺术为形式,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方向,目的是为城市小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更易于人们生活的环境。上文探讨了城市居住小区景观功能化设计的内涵、原则、以及环境、建筑、道路、设施、 绿化和水体的设计思想。本文分析了目前居住区园林景观现状,提出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设计;植物配置

1 目前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的研究却只有40多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人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在居住小区中盛行,但这些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

2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2.1 自然生态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居住区景观环境。

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建设,是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生态的居住地。作为居住区的主体,人对居住区环境有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具体有生理的、安全的、交往的、休闲的和审美的要求。环境景观设计首先要了解住户的各种需求,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对人的关怀。具体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分布、交往空间的设置、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方式,使他们在交往、休闲、活动、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生态、更具亲和力的居住区环境。

2.3 地域性原则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突出其地域性特征,充分表现小区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使绿化设计植根于地方土壤。

2.4 经济性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

3 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

从古至今的世界园林景观基本上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类,各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和特色。中国自古就有营造园林的传统。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园林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差别就如同表意文字的汉语和表音文字的西方语言的差别一样巨大。欧洲园林最具代表性的——法国“规整式园林”。在建筑物前后是几何造型的像地毯一样的园林,它作为建筑的陪衬,使主体建筑高大雄伟,整个构图严谨完善。由于其图案的完整性,造成了事实上的将人排斥在园林之外。人们只可从外面欣赏,一但步入园林,人的存在则会破坏了园林构图的完美。在西方传统园林中还有一种较具代表性的重要的风格,就是英国“风景式”园林。与“规整式”相反,其强调的是田园与自然。它把自然与人工做了明确的划分。这里的主角是自然风光,其造景严格按照风景画构图设计,如同“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建筑成为了风景中的点缀。实事上,这里仍然不属于我们,这里仍属于自然,如同自然保护区一样。他们仍然顽固地延续着自古希腊开始的将事物区分为许多单个要素加以认识的方法。现在我们认识到事物具有“非加合性”,每个要素值之间的简单相加,不等于整体的系统值。而中国传统园林则具有某种前瞻性。因为其是在系统思维方式下产生的,如同中醫把人看作一人系统一样,园林是一个在地球这个大系统中的开放的子系统。而中国的园林却强调人的参与。如果身处中国传统园林之外,无论是谁也无法探清其中的奥妙。人们也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在浏览的过程中体会到造园者的苦心。浏览的过程形成了流动的空间,这是一种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形成的四维空间。这一空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空间中的每一点既是三维坐标中的一点也是时间流线上的一点。它们形成了一个整体。钱咏说“造园如作诗文”。如果从一句诗中出任何一字,那么它也就不再是句诗了。

4 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探析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美国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之父”阿姆斯德(Flederic Law Olmstead)于1957年首倡“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此后,景观建筑成为专业的研究对象。这些年,境外事务所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时也带来这一概念。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4.1 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

4.2 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

4.3 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

4.4 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国斌,张斌编著.景园设计 [M].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2]郑宏编著.环境景观设计[M].上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郭淑芬编著.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3-4.

[4]梁俊编著.景观设计小品[M].武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5]尹安石编著.现代城市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绿化设计植物配置
居住小区功能空间中的绿化设计研究
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理念及实践探讨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讨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