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应用探究

2015-10-21 17:16罗文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智能建筑优化设计研究

罗文

【摘要】在智能建筑电气节能领域,可采用的节能技术手段非常的多,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基本要求和原则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智能照明系统设计另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优化设计;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将成为未来国内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之势。其中,智能建筑中的节能设计在电气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关系着整个建筑内部电气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因此应当加强重视。

一、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过程中需坚持的基本原则

1.节能设计应当立足实际,满足建筑正常应用要求

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电气能源应用系统的科学改造,改变传统的浪费电气能源现象,以此来有效适应现代智能建筑节能环保理念,这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当立足实际、保证智能建筑的正常使用;实践中,一定要坚决杜绝因盲目追求节能效果而不顾实际状况的情况,这样会妨碍智能建筑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因脱离实际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违背了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初衷。

2.节能设计讲究经济性

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当注意经济性要求,确保智能建筑节能、经济,更加适应现代智能建筑的应用要求。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实践中,不能因盲目追求节能效果,而导致资金投入过高;同时,也不能随意的进行降低成本或者偷工减料,以免影响智能建筑的性能指标。

3.节能设计需确保质量

智能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对智能建筑有大致的认识和了解,全面分析各设备和系统的节能可能性,并且对电气节能设计前后的经济状况对比分析,采用合理设计方案;一方面要节约电气能源,另一方面要做到设计的科学合理,确保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质量。

二、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思路

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建筑内部系统能够有效发挥功能作用,又要减少建筑电气系统的能耗,并且对建筑电气系统进行优化管控,以此来有效提高智能建筑的综合服务水平。

1.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第一,应当提高功率因数。供配电线路的无功功率损耗,主要决定于功率因数, 通过提高功率因数可以有效减少线路的无功功率损耗,起到有效的节能目的。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应当有效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采用合理的无功补偿装置实施无功补偿、设计合理的配电线路等措施来有效提高功率因数,从而整体上减小无功电流。特定线路,建议采用分散就地补偿、高低压柜集中补偿等方法。

第二,变压器有功损耗及其优化设计。对于变压器而言,其作为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损耗量非常较大。在设计过程中,可减少变压器的有功及无功损耗,来实现节能之目的。在优选变压器时,以优质节能变压器为宜。比如,SL9、SC8两种类型的变压器比较先进,其采用的是优质冷轧取向矽钢片,接缝非常的密实,可有效减少涡流、漏磁损耗。变压器选择过程中,绕组阻值以及变压器容量等,均不能过大,以防供电线路过长而造成线路损耗增加。

2.智能建筑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从智能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组成来看,在有效满足照明质量的基础上,优选节能效率较高的照明设备。同时,采用的高能效光源在应用寿命长的基础上,可确保高光效照明。对照明供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是有效提高照明系统节能效果的有效途径。以下将以某智能建筑(火车站)为例,就如何进行站内照明节能设计,提出几点看法。

(1)工况概述

某火车站为大型客运中心,春运等节日期间会有大量的人员聚集,该站站房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88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共三层,宽度为56米,层高分别5.7米、8.3米和14.7米。该建筑主体结构又可分为三段,其中高架平台以下、两端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部分采用的是钢结构。一层是出站厅和售票厅等用房;二层是集散厅以及各种候车厅和客运办公用房等;三层是站台候车厅、贵宾候车室以及办公用房等,同时还要局部夹层通信和信号机房。

(2)照明设备优化

该火车站站内节能照明设计过程中,主要以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为依据,设计方案应当满足国家规定的照明节能标准。该火车站节能照明灯具选择时,应当注意配合建筑装修施工作业,优选绿色节能照明灯具,

确保高效、服役期长、美观和防眩光。火车站的主体空间所用灯具及光源,比如双头金卤灯、三基色直管荧光灯以及大功率短弧双端金卤灯和单端陶瓷金卤灯等,都具较好的节能效果。火车站站内高度超过6米的室内场所,采用的都是金属卤化物灯;高度低于6米的场所,安装的都是三基色T5型直管荧光灯或者紧凑型荧光灯,而且均配用谐波含量相对较低的电子镇流器。

(3)结合多种方式实现配光节能目的

针对火车站站内高大空间,采用多种照明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配光效果。可在进站通廊以及出站厅位置,采用普通的照明,與重点照明结合起来应用;相同区域内,高低不同的空间采用的照明方式也不尽相同,既要保证视觉需要,又要有效避免单一照度方式或者大功率照明设备的应用。

(4)站内照明节能系统控制与节能效果

候车厅、出站厅以及售票厅等公共空间,采用的是智能照明管控技术手段,根据具体需求、各时段以及自然光环境条件,进行多场景模式设计;同时,还将自然采光、人工照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总系统由客运总控室进行集中管控。该火车站基于上述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总站运维费用。以当地的日照条件、铁道部门的要求为基础,在站内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屋顶平面上,安装438平方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峰值发电量可达39.2kW,同时采用并网技术手段接入站房配电系统,可有效满足普通照明用电要求。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预留出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站房低压配电系统连接的空间和条件,这样可以对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范围扩大、空间改进,准备条件。火车站站内,采用的是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有效满足站房除应急照明系统的普通照明场所供电需求,减少有价电能的损耗。同时,还可采用分布式灯光控制系统,把普通的照明进行智能化改造,以实现对车站多层次、全方位智能化照明管控。对于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而言,对电网采用过电压抑制、软启动以及软关断技术,可以有效延长灯具的服役期限、减少运维费用开支。综上所述,通过节能设计,该火车站的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三、结语

电气节能设计是智能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优化和创新电气节能设计理念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质量,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其禄.浅议智能建筑控制技术与电气节能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4).

[2]曾小阳.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相关分析[J]科技风,2013(08).

[3]肖峻.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5(06).

[4]李玉海.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J]广东建材,2014(03).

[5]谭立刚.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05).

猜你喜欢
智能建筑优化设计研究
雷电防护技术在智能建筑的探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simulation的医用升降椅参数化设计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智能建筑发展出现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试论智能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智能建筑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