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彬
【摘 要】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对建筑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筑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工作内容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点。只有坚持以投资为核心,做好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工作,才能使真正的工程项目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通病;控制措施;质量管理
一、施工管理的规范化
一般在人员、材料、技术上的管理和控制,都是工程宏观上的管理,而工程工序管理上的加强则是对工程质量微观上的保证。在对房屋建设工程每一道工序验收的基础上,除了必须的主体验收、基础验收和竣工验收以外,对其它如顶层顶板、首层顶板和屋面的验收,都需加强现场的监督和检查,以真正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1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规范施工
建设工程设计和规范是工程建设中各个工序的控制标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规范化施工,并编写详细的施工方案。根据基本建设程序、操作流程和施工工艺进行工程施工,是保证工序质量的前提。
2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在房屋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工序活动条件的因素很多,其中人员、材料、技术是影响工序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使这些因素能真正有效控制,并尽量避免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才能保证各个工序质量的稳定和正常,进而确保工程质量的达成
3、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
房屋建设工程的材料质量管理包括了对原材料、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和构配件等方面质量的管理,也是工程施工的基础物质条件,如材料质量不过关或者不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为此,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应严格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卡,对不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和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其次,应在工程施工之前,做好对工程所需材料的检验工作,对没有检验证明的材料,不能进行隐蔽工程的施工建设。
二、房屋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2.1质量的波动性比较大
2.1.1因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和构件具有多样性的特性,使工程不同于普通工业产品的流水线模式,对工程的质量容易产生波动影响,且波动性较大。人的控制人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决策者、管理者及操作者,是在质量控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因素。因此,质量管理首要的是将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操作者作为控制对象,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失误。因此,建筑行业要严格落实资质管理及专业执业人员持证E岗制度,尤其是在特殊工种、危险作业工种、重要技术工种的技术人员调度上,应着重从技术素养、心理行为、组织行为等方面加以控制。落实施工前的书面交底工作,强化全员质量意识;an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及职业教育;制定严格完备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施工项目队伍的管理活动和作业技术活动;完善施工质量奖罚机制,最大限度激发项目全体人员的工作潜能。
2. 1. 2机械设备的控制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工程项目须选用合适的工程项目设备及施工机械设备;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机械设备调度要尽量保证机型、零配件更换的统一,确保施工机械始终处于最佳使用状态;落实岗位责任制、机械设备检查、运转记录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和保养工作。
2.1.3材料的控制工程材料是房屋建筑施工的物资条件,其质量是否达到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中应严格检查、验收并正确使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在内的建筑材料;建立管理台账,规范收、发、储、运各环节的管理;工程材料质量应满足设计标准要求,须经有相应资质检测单位复检合格才能投入工程施工;库存要求较高的材料应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并有效落实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潮、防水效果。
2.1.4施工方法的控制先进合理的技术工艺对于组成房屋建筑质量构成要素的平整度、清洁度等物理、化学特性都会产生良性的推進作用。如积极应用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技术、建筑防水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等,有针对性地消除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联系项目质量控制实际,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组织以班组为基础、一线技术工人为主体的“现场型”活动,由技术骨干参与的质量通病“攻关型”活动,完善协调技术、管理方面的“管理型”活动;落实项目承包责任制,分项目分部门地将质量指标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以签订责任状、实施质量否决权的形式,切实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对于施工质量的关切度。
2. 1. 5环境因素的控制环境因素的控制主要指就施工现场环境、质量管理环境及作业环境的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依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做好充分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控制措施。譬如施工现场应构建文明施工的良好生产环境,有序堆放建筑材料、工件,有条不紊地推进施工程序,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2.2施工质量的阶段控制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而是要从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加以延伸,确保质量管理无漏洞、无死角。
2.2.1事前质量控制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测量是房屋建筑工程由图纸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施工单位应复核建设单位给定的原始基准点、线以及标高等测量控制点,构建施工测量控制网,做好基桩保护工作;全面考量场区道路、器材存放、给水供电等要素,合理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材料构配件采购订货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供货厂家应经考查优选合格,半成品及构配件的采购、订货须明确质量检测项目标准;从技术效能、维修难易、能源消耗等角度合理配置施工机械。
2. 2.2事中质量控制应把握以下重点环节:一是强化施工单位的自检与专检工作,表现为作业者自检、工序交接、转换的交接检查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复核工作;二是强化级配管理质量控制,拌和原材料、材料配合比以及现场作业的质量控制均应落实到位;三是做好计量工作质量控制,以利于反映真实的质量状况;四是完善质量记录资料控制,使企业关于质量管理的能力与施工过程的进展同步发展。
2.2. 3事后质量控制建筑实体的质量控制应着重关注以下几点:基槽(基坑)验收须作为关键工序进行质量验收以保障后续工程质量;强化如封闭前对敷设于暗井道和吊顶内的设备管道、地基等隐蔽工程的验收;重视工序交接验收这一技术停顿;处理不合格工程时须强调完成或尚未完成的分项工程成品保护。
3、结语
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供大于求,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只有通过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并坚持以质取胜的质量管理文化,方能满足甚至超强用户对房屋建筑质量的要求,进而真正推动企业赢得市场、拓宽市场,并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质量将成为其占据市场份额最为有力的武器。只有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坚持“以质取胜”的质量管理文化,满足并超越客户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才能够切实地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并以此为基础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海燕.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12(7).
[2]祖浩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4).
[3]何西尧.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j].建筑知识,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