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艳
【摘要】: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施工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建设基础,设备的良好运行是施工生产的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则占有极其重要位置。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化施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加,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推动了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对设备安全与调配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直接体现着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在机械设备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思路和理念,需要与企业整体的管理思路和理念一脉相承。这是机械设备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的前提,更是其关键所在。
建筑机械安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机械安全技术,即机械安全的硬件;二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即机械安全的软件。建筑施工作业是一个多元化过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安全生产知识薄弱;2)建筑施工环境复杂;3)施工任务繁重,设备保养不当。这些最终造成了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可避免的问题。
2.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
(1)设备选型购置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由于工程项目规模对机械设备有着巨大、直接影响,许多项目在设备选型时,仅考虑了设备在该项目的施工要求和使用情况,对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势,工程项目上的变化趋势等缺乏关注,对所购机械设备的通用性、持续性、安全性和机械设备的外部市场缺乏了解,导致项目完工后部分机械设备由于自身技术落后或使用费用成本高而闲置停用,增加企业施工成本的投入。
(2)施工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恶劣造成机械设备磨损加快
在工程施工中,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即使面临巨大的工作任务量,投入的施工机械数量却不能满足需求,只靠少数机械设备的加班作业来完成任务,这样使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极大的影响了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加速了机械设备的老化。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地的复杂性,建筑机械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机械经常是在露天、阴雨天气的泥泞中和晴朗天气的粉尘或灰尘中作业;为建筑机械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尤为重要。
(3)忽视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加大设备维修成本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施工现场不少施工人员与指挥人员为完成生产任务、追求施工进度,对作业的机械设备只注重使用,而对其维护保养工作极少关注,这就造成了作业人员为了完成施工工作任务,没有对所操作的机械设备及时进行保养,长期以来,经常带病作业,忽视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最终导致较大的机械故障,既浪费大量的时间,无形之中又增加了设备的修理成本。 (4)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 绝大多数施工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涌动性大,施工现场操作人员文化素质较低,许多操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就直接上岗,严重影响了设备本身作业要求和维修质量,为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3、搞好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3.1 安全管理从源头做好设备采购控制的管理
建筑机械设备本身的质量是影响设备安全使用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的采购工作。建立相应的采购机制,对所采设备进行安全、技术、经济认证,从设备选型、采购、点收、安装、调试到验收投入使用,都要有专人负责,严格办理登记和交接手续,新购设备必须在国家劳动安监部门核发的已有制造资质的专业制造厂家选购; 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并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严禁国家规定淘汰、禁止使用的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3.2提高安全管理人员思想素质和作业水平,加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作业技能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1)、首先要抓好安全管理人员的选配,通過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成为具有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的能力,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实施有效管理的专业管理人员。 2)、其次要抓好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并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重点是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技能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设备危险性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有效控制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 3.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合理调配使用 设立一个独立的设备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建筑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维修、保养工作,摆脱设备无人管理现象。合理调配设备是充分发挥设备效果的关键环节,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3.4加强进场设备的管理,严格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监查制度
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纳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监督管理,符合安全施工条件的机械设备施工前,按要求完善机械设备的检查验收、报批登记和备案手续。各机械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保证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良好的可靠性。
3.5加强设备管理,严格执行规范、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按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2)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3)主要机械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4)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用。6)多班作业时,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
3.结束语
建筑施工机械的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确保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除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之外,现场主管人员要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措施,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杜绝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的为施工生产服务。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任务的按期完成,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永杰.浅谈施工机械安全管理【J】.门窗.2012(8)
【2】黄幼仙.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3(27)
【3】 刘 静.谈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的制度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10)
【4】徐建中、王凯.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浅议【J】.建筑机械化.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