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兰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治疗肺炎的新生儿患者9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然后观察患者在治疗后的体温变化,对比恢复到正常体温所需的时间以及复发率,同时观察通过不同的护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患儿恢复正常体温所需要的时间为(2.35±0.4)d,而对照组为(4.51±0.6)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为8.9% ,对照组为22.2% ,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的有效率,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促使患者的体温更快的恢复正常,还能提升治疗的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 人性化护理 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neonatal pneumonia. 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90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uman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ime of recovery of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was (2.35 + 0.4) d,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4.51 + 0.6) 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2.2%, the control group was two,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neonatal pneumonia, the use of humanized nursing, not only can promote the patient's body temperature faster recovery normal,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use.
Keywords:Neonatal pneumonia Humanized nursing Effect
新生兒肺炎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以及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前者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吸入羊水、胎粪或者乳汁以后引起肺部化学性反应,临床表现为气道阻塞。呼吸困难、肺部出现炎症等,而后者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新生儿肺炎在新生儿病例中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的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在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时候,其护理也相当重要,在进行新生儿肺炎护理的时候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一定要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要为中心,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本文就重点对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治疗肺炎的新生儿患者9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在1~20d ,平均年龄为12.5d ,其中30例为足月儿,15例为早产儿,体重在2.1kg~5.0kg ;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在1~23d ,平均年龄为12.3d ,34例为足月儿,14例为早产儿,体重在2.0kg~4.9kg ,经确诊,两组患儿都没有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心理衰竭疾病,并且都符合新生儿肺炎疾病的诊断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含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并且对患者的家属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宣传等。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护理人员要随时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温度以及湿度要合适,切忌干燥嘈杂,使患者有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2)针对一些新生儿哭闹或者烦躁不安等,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安抚,注意动作要轻柔,语气要温柔,可以通过轻抚患儿,让其感到安全感,从而改善患儿的情绪;(3)由于患儿的抵抗力还很差,所以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暖,暖箱的温度要根据患儿的日龄、体重等情况随时调整,确保温度适宜;(4)患儿的气道黏膜充血水肿,所以使得气道阻塞,因此,护理人员要随时对患儿的气道阻塞情况进行检查,随时将患儿气道中的痰液等吸出,同时,根据患儿气道的情况可以适当选择雾化吸入;(5)在喂养上,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儿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体温变化,记录患儿恢复到正常体温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复发率,同时对比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有效率,治疗后的效果可以分为四种:治愈:肺部阴影全部消失,炎症吸收;显效:肺部阴影明显缩小,炎症吸收情况较好;有效:肺部阴影略有缩小,炎症有一定程度的吸收;无效:肺部阴影以及炎症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复发率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体温的观察,观察组中患儿恢复正常体温所需要的时间为(2.35±0.4)d,而对照组为(4.51±0.6)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为8.9% ,对照组为22.2% ,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2.2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对比,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率为88.9% ,而对照组中为64.4% ,两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结合了各项护理措施,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所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目前的医学护理上,人性化护理越来越被重视,成为了主要的护理模式之一。新生儿肺炎在新生儿病例中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快、起病急等特点,所以做好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很好的控制患儿的体温,帮组改善其临床症状。
在人性化护理中模式中,由于患儿身体的抵抗地不是很好,所以在环境上,应当充分考虑患儿的承受能力,将室内的温度、湿度等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注意定时通风,同时在病房的布置上,可以在墙壁上添加一些暖色调的壁画或者卡通图案等,尽量使其人性化;对一些发热的患儿,可以通过敷毛巾在患儿的头部,从而达到为其散热的目的,或者用酒精擦拭患儿的身体,如果还是不退热,可在医生的叮嘱下进行药物治疗;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当积极同患儿家属进行交流,向其讲解新生儿肺炎的相关知识,一方面使其有一个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稳定其情绪,并且鼓励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配合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在本次研究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其恢复正常体温所需的时间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缩短患儿恢复正常体温的时间,还能降低复发率,提升治疗后的有效率,有助于患儿的康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阙文静.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2:68+70.
[2]武如葵.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4:337.
[3]王景.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32:212.
[4]何艳华.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观察要求[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5:205.
[5]任利华. 人性化护理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5:234-235.
[6]何丽珍.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46例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2:1690-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