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宇 陈贤婵 姜珊
摘 要:通过作者参加的学院以《延安精神融入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去延安学习延安精神和榆林张家堡张家山镇中心小学支教的经历,从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出发,以延安精神中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为依据,以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第二课堂”为契机,提出了将延安精神融入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第二课堂”几种可实施方案。第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内涵和当代免费师范生应该发扬和传承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查阅了免费师范生就业的相关信息得出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低,难以到农村地区任教的结论;第三部分,提出了将延安精神融入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第二课堂”的几种可实施方案。最后,希望有关师范院校能考虑将延安精神融入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去,提高免费师范生的各方面素质。
关键词:延安精神;免费师范生;教学工作;社会实践;问题
免费师范生就业一直是近几年来人们所关心的话题。作为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第二课堂”是师范院校“第一课堂”活动的重要补充,也是师范院校育人的重要内容。“第二课堂”应当积极配合“第一课堂”的设计步骤,同时也可以成为“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从一定意义上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联动,是与师范院校教学育人工作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于2007年在6所教育部属师范院校探索实施了。6年实施下来,尽管从中央、相关部委、高校与地方政府等各方面都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从教意愿不强,尤其是难以到农村地区任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的免费师范生群体,理应学习并发扬延安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择业、就业。
将延安精神融入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第二课堂”在当代师范院校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一、延安精神的概念
延安精神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他们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和结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里,延安精神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英勇奋斗,直至迎来新中国的胜利曙光,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的大学生群体,理应学习并发扬延安精神,而其中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择业和就业便是延安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于2007年在6所教育部属师范院校探索实施了。6年实施下来,尽管从中央、相关部委、高校与地方政府等各方面都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从教意愿不强,尤其是难以到农村地区任教。
1.免费师范生政策提出的背景
原因1: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我国农村教师资源严重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并且教师老龄化严重,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7%,然而,我们的农村教育严重落后于城市。如果农村基础教育得不到好的发展,那么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必将受到阻碍。
原因2:农村教师教育培训不足。农村很多教师是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师培训。虽然在有些省份的政府机构投入了相应的资金试图改善这种现状,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农村的教师水平低下。所以我们倡导大学生回乡就业,深入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高水平的教学。
2.免费师范生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免费师范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呢?
问题1:免费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在对免费师范生愿意成为教师的原因分析中,只有21.6%的免费师范生因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19.1%愿意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11.7%的同学认为教师的工资待遇好,7.4%的同学认为教师的地位高,另有28.78%的同学本身是不愿意做免费师范生。
问题2:社会各界对免费师范生政策仍不了解。2007级免费师范生是我国的第一届免费师范生,但是直到今年仍然还有很多人对这个不了解。很多同学在报考免费师范生的时候只有28.5%对这个政策比较了解,33.33%的同学对这个完全不了解。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宣传免费师范生的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到经济落后的地区从教。
三、延安精神融入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第二课堂”
1.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第二课堂”分年级培养
大一,学校主要对新入学的免费师范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宣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革命先輩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它能陶冶人们的思想和情操,特别是能够帮助这些新入学的免费师范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职业规划,坚定其终身奉献教育的信念,进而有力地推动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精神文明的建设。大二,免费师范生主要进行教师教育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课程教学论、中学教材分析、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学习。这样可以使免费师范生站在高观点下看中等学科教学,高屋建瓴,也可以将免费师范生在大学学到的知识与中学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矫正了很多免费师范生的片面观点:我是免费师范生,我以后只是一位中学教师,我学那么多大学的知识干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发扬和传承延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于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挑战。大三,着重进行教师技能和专项技能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大四,学校统一安排,组织师范生进行合理的教育实习,找工作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2.师范院校开展三方面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建议学校开展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组织免费师范生利用假期和周末参与支教实践,从支教实践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探索弥补自己不足的方法;第二,进行假期社会调查,针对不同地区教育的差异,比如各个地方可能使用的教材不一样,有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等几种使用广泛的教材,了解各地区的教学质量。“第二课堂”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给一直学习理论的免费师范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让免费师范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的理解;第三,回生源所在地进行教学实践,因为免费师范生最终还是要回生源所在地就业,提前了解自己生源所在地的教育质量和就业情况对免费师范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此外,免费师范生对自己的生源所在地非常熟悉,回生源所在地实践可以增强他们的地方归属感和职业归属感,这对免费师范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总之,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第二课堂”教育——发扬和传承延安精神中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的精神,可以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提高这些准教师的职业素质,从而坚定他们服务教育事业的信念,为他们成为未来教育家的成长奠定夯实的基础。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