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亮
随着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步伐,国家实施了一批重大政策举措。东北地区电网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这样,电网建设和日常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其中,电网检修和维护水平的高低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送电线路导线与地线产生缺陷的原因及检修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常见缺陷
断股是导线、地线常见的缺陷。导线与地线在档距中断股可以通过巡视发现;在线夹内断股应打开线夹检查。
导线与地线在线夹内断股是由于振动或雷击(污秽)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导线和避雷线在线夹内部烧伤。
在档距中,由于风力的作用而引起导线的周期振荡称为导线的振动。导线的振动是由于从线路侧面吹来的均匀的微风所造成的,当微风垂直于线路方向作用于导线时,在其背风面上、下侧将交替形成气旋,这种气旋越过导线对导线产生一些轻微的垂直方向的冲击。当冲击频率与档距中拉紧的导线的固有频率相等时,便产生共振,这就是振动。
二、导线、避雷线检修工艺要求
导线、避雷线损伤处理标准
注:1、“同一处”损伤截面积是指该损伤处在同一个节距内的每股铝丝沿铝损伤最严重处的深度换算出的截面总和;
2、损伤深度达到直径的1/2时按断股处理;
3、缠绕时应用同金属的单股线,缠绕长度应超出损伤部分两端各50mm;
4、补修预绞丝不得小于3个节距,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将其全部覆盖;
5、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的范围应位于管内各20mm。
三、导线、避雷线更换危险点及防治措施
1.导线抽出伤人:放线、紧线工作,均应有专人统一指挥,统一信号。
2.触电伤害:紧、撤线工作中,下方如有被跨越的电力线路,必须搭好跨越架。
3.高处坠落:登塔前应检查脚钉是否牢固可靠。塔上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安全带保护。
4.高处落物伤人: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5.跑线造成短路或接地伤人:牵引导、地线的绳索应可靠,导、地线接头应光滑牢固。
四、操作实例
500kV董辽二线348—349号单根导线、避雷线更换。
×年×月×日12时08分,500kV董辽二线A相跳闸,保护动作,重合不良。当时所属维护单位按调度命令进行事故巡视。当时气候条件:小雨加雪,微风。
经巡视发现,500kV董辽二线348—349号左边线导线与左避雷线因覆冰、舞动而上下跳跃,造成导线与地线安全距离不足而放电。本次事故造成董辽二线348—349号间左导线(4号线)和左避雷线多处烧伤、断股。事故后,对该处的导、地线进行了更换处理。董遼二线故障点处塔型情况:
347号塔型ZN-30米;348号塔型ZN-30米;349号塔型ZN-30米;350号塔型ZB22-33米。
施工步骤、方法如下:
1、得到调度作业许可命令后,分别在董辽二线347号小号侧、董辽二线350号大号侧各装设接地线一组。
2、在董辽二线347号左线大号侧和董辽二线350号左线小号侧各打临时拉线一把,使该处悬垂串略向拉线侧倾斜。避雷线也同样打好临时拉线。
3、将董辽二线347、348号左导线、左避雷线落至地面。
4、用张力转移法,将导线、避雷线进行更换,更换后导、地线张力应与更换前保持一致,液压接头分别在349号两侧。
5、恢复347、348号导、地线及其相关附件。
6、拆除董辽二线347号、350号临时拉线,适当调整悬垂线夹,使悬垂串保持垂直状态。
7、作业人员、工具、材料撤离现场,拆除347、350号接地线。
8、汇报送电,作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