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英
玉溪第一小学始建于1901年,百余年的历史为学校积淀起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岁月的变迁,学校发展为山水和文化两个校区近4 000名师生规模的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云南省优级甲等小学、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2011年,根据《红塔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学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暂行)》的要求,玉溪第一小学作为牵头学校,牵手研和、高仓两个街道中心完小,组建红塔区小学第一学区。
研和、高仓街道中心小学位于红塔区南片区最大的两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6个村完小200余个教学班、近400名教师、近6 000名学生。重组后的小学第一学区形成了一个“万人学区”,撑起了红塔教育的“南片天”。为实现学区内的平等互助、联合发展,作为牵头学校的玉溪第一小学提出小学第一学区的发展思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缩小差距、城乡一体、均衡发展。
一、提炼学区联合理念,引领城乡学校发展
(一)学区理念
“办学理念是灵魂”“思想是行动的先驱”。我们认为学区联合发展也应该构建理念,因此我们首先提炼了3个关键词:合作、发展、共赢。这6个字也是我们所遵循的学区合作原则,即学区联合发展应该是校际之间以平等互助为原则形成的教育教学共同体,把原本自我发展的学校改造成一个和谐并进的共同体,打破学校原有的壁垒,开放和共融,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深度整合,相互融通。“区域合作、优质均衡、共享共赢”的学区发展理念,使学区内的每个学校都成为“共同发展”的共同体的建设者,因而所有的教职员工也将由原来独立的“学校人”逐步转化为“学区人”,要求所有校区的管理者必须尽快转变观念,从原来的学校管理者拓展为学区管理者,心中装有学区联动发展的理念,肩上承载着的是引领整个学区的发展的责任。
(二)学期愿景
在“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引领下,我们又提出了学区发展目标同时也是我们的学区建设愿景——桃红柳绿、心暖花开。“桃红柳绿”,我们希望学区的学校呈现的是“桃红柳绿一学区,春色南园最宜人”,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要把所牵手的中心校打造加工成一小,而是要让学区里的每一所学校都能够彰显各自的特色,使之“红得更艳、绿得更绿”,而学校的主体即师生的成长也一样,让城区、坝区、山区的每一个生命个体能够差异性的发展,这就是“桃红柳绿”。
“心暖花开”,指的是一系列的童心文化建设。童心文化强调的就是“爱与尊重”。我们坚持小学教育必须根植于儿童的内在心灵,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儿童,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这样的“童心”育人路径,用童心般纯洁的爱去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能够在她独有的花期里尽情地绽放。
二、建构学区管理体系,确保学区工作不断创新
首先成立小学第一学区管理委员会。学区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由3位独立法人代表组成,负责研究制定《小学第一学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学区管理章程》《学区年度工作计划》等学区建设基本规划和章程,统筹协调学区内外各种资源调配运用。在学区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下,我们又设置了4个工作中心:一是教学研究与管理中心,由各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组成,负责学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二是德育研究与管理中心,由各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组成,负责学区师生德育工作;三是学区后勤保障中心,由各校总务主任、后勤主任组成,负责学区内的资源调配与后勤保障;四是学区事务管理中心,由各校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组成,共同负责学区日常事务的有效开展。在学区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学区建设各项制度,使学区建设规范化、系列化、常态化发展。
三、学区管理运行所取得的初步成绩
(一)教学研究与管理中心搭建教师专业提升平台
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是促进教师的均衡发展。为此,红塔区小学第一学区多途径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把所有教师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学区教师整体分层培训”的探索,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进而促进学区的整体发展。
学区建设把学校人变成学区人,弱化了学校的界限,使“学校人”变“学区人”,让校际的交流、教师交流变得“通畅”。我们坚持了“三个不变”,即人事关系、户口、身份不变的学区人的自主调配。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玉溪第一小学先后有100余人次的骨干教师交流到研和中小、高仓中小;研和、高仓有300余人次的教师到玉溪一小跟岗研修,短期培训或参加专题教研活动等。借助一小平台,农村教师和一小教师一起到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附属小学、天津实验小学等著名学校培训、跟岗研修,真正做到与名校教师共同携手一起走出校门、走向全国、放眼世界。
学区建设让学校教师的活动变成学区的活动,我们把目光聚焦课堂,关注课堂中师生的生命成长:各类学科的“同构异构”让教学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老师们走进彼此的课堂,一起备课、一起观课、一起评课、赏课,共同成长;每个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各学科教研组开展教学质量分析,共同诊断,研讨中有了城乡思想火花的碰撞、有同行之间的相互帮助,温暖相依滋养了师生的灵性,让师生在彼此课堂中互动交往,共同成长。
(二)德育管理中心营建孩子共享成长的乐园
德育管理中心每学期开展学区班主任论坛,提升德育队伍的专业素养。设计丰富多彩的隐性课程让城乡的孩子有机会平等地享受学区的资源,如“红塔区小学第一学区书画展”,让农村、山区、坝区孩子的书画作品也能够在艺术的殿堂玉溪聂耳大剧院展出;“红塔区小学第一学区冬季运动会”让全学区的孩子走进玉溪市体育场切磋体育技能;“红塔区小学第一学区文艺调研”“红塔区小学第一学区‘小百灵演唱比赛等活动的开展让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起切磋球技、演讲、歌唱,尽情地展示才艺,学校隐性文化变成了学区的文化,熏陶浸润着城乡每一个孩子,营造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快樂成长”的心暖氛围,多彩的舞台成为城乡孩子一生共同的美好记忆。
德育管理中心还组织了学区千人家庭教育现场会,让城乡家长一起聆听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讲座,组织城乡家庭一起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困惑,让农村的家长走进城区学校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式;同时也选派优秀的家长到农村学校去指导,多角度多模式构建了一个城乡家庭教育共同体。家校联动为孩子营建了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孩子的自然、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后勤资源管理中心助推学区联动发展
作为学区牵头学校,玉溪一小借助本校的优势开辟“互联网+”,拓展了学区建设的内容和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教研、视频会议、直播或点播优质课以及各类师生活动等,使城乡教师通过云平台一起学习成长,通过网络平台节约了学习的时间,简化了出行的方式,让校外教师不用走出学校就能享受到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低成本助推了校际间的均衡发展。
通过学区建设,小学第一学区模式打造了一个多主体互利共赢的教育生态圈,有力促进个体学校彼此的发展和师生的共同成长,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有的家长从“盲目择校”逐步有了一些理性思考,选择家门口学校的家长越来越多,更多的家长开始卸下择校的负担,学会关注孩子自身的发展。
经过近5年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我们基于理性思考的学区文化融合,与立足于对现实清醒认识的积极实践,创新童心文化,共同构筑“桃红柳绿、心暖花开”的学区共同愿景,温暖和润泽孩子心灵,丰富了同在蓝天下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我们也将继续追寻并期待着去收获学区里的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