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朝佐
教读高中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我发现,世人对渊明有许多误读。
一、陶渊明是士族而非庶族
陶家应是望族,其曾祖父陶侃为东晋开国元勋、大司马,掌全国行政和军事大权。其祖父和父亲均作过太守之类的高官。从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以后,在上品无寒门的时代,陶家不可能是庶族。在动乱年代,他能在13年间断断续续到这到那为官,虽然只是些参军、祭酒、县令之类的小吏,但他似乎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似乎官府是他们陶家开的,即使逃跑了也无人问责。如果没有从其曾祖以来建立的坚实的社会关系网,他能这样自由地出入官场吗?
二、“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并不能说明他有骨气
“乡里小儿”即乡巴佬,谁是乡巴佬?就是那个从郡里到彭泽县来巡查的督邮。在那个门阀制度森严的东晋时代,一个士族宦者要束衣整冠跪迎庶族长官,有违常理。其实,陶渊明弃官归隐的原因很多。内因上,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误入官场“违纪交病”、不愿效命刘宋等;也有死要面子,不愿向比自己出身低贱的人卑躬屈膝的狭隘心理。外因上,应与桓玄叛乱、刘裕私欲膨胀铲除异己、政局不稳、东晋前途未卜、个人命运难料等历史现状有关。所以,萧统《陶渊明传》末说他“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而不愿跪迎督邮和远嫁武昌程氏的亲妹去世急需他这个舅子去奔丧只是引起他弃官的导火线而已。
三、对陶渊明家境的误读
陶家是个大家族,其祖上三代均为高官,父亲去世时留给他的家产颇丰,他只有两兄妹,妹为庶母所生。按封建惯例,他是陶家产业唯一合法继承人。《归去来兮辞》的《序》中所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以及《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不一定是实情。许多古人笔下的“草屋”“陋室”只是自谦之词,绝非杜甫只有临时草堂那样的赤贫。虽然渊明时已家道衰落,但即使是穷,也绝非一般平民那样,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去当彭泽令,“公田之余,可以为酒”。县令的收入应该不低,但在过惯了富贵生活的人眼中,县令那点工资,只是几个小钱,打点零花买点酒喝而已,只有真正的贫民才会把工资俸禄看成是养家糊口的命根子。看看他家,“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落堂前”,即使在当今,也是很有钱的“财主”才有的。“园日涉以成趣”,家有园,且每天闲游其中,如果不是“农人告余以春及”,我甚至不知该春耕了。他真是个富贵闲人,至少家中的一切不要他操劳。
四、对《归去来兮辞》的思想情感的误读
相当多的资料均肯定陶渊明的“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说他“清静无为、乐天知命”“不汲汲于利禄、不营求于荣华”“以无牵无挂、与世无争的眼光去静观默察世相人生”。但我对上述看法却不敢苟同。他作品里透露的这些特性,应当是在归隐心情平静之后才具有的。至少在其归隐之初或者说刚辞官回家的那一段时间里不是这样的。我们知道,他8岁丧父,便随母至外公家度日。他既受父家官宦世家思想影响,又受母家书香门第思想影响,一直有着大济苍生之志。29岁后几度出仕,使他深谙那个世道:世态炎凉,官场腐败,人心叵测,社会黑暗,危机四伏。尤其是亲历桓玄的割据叛乱和刘裕的铲除异己事件后,他痛苦地感到理想的幻灭,但他仍然抱着微茫的希望出任80多天的彭泽令。他脑中应同时交织着两种思想,即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他有进取心但残酷现实使他不能兼济天下,所以万般无奈下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独善其身,辞官回家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内心是不平静的,甚至还是隐隐作痛的。这种复杂的情感在《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的反映。他在辞官归隐当初,就像一个刚出家的和尚,是六根未净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对文中的一些句意作另一种解读。
例如以下几句:
1.“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太阳就要落山了,他还抚摸着孤松徘徊,为什么?因为他对尘世还有牵挂,对辞官还不甘心。
2.“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与谁断绝交往?与庸俗的世人和腐朽的官场。“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亲朋好友的知心话我听了很高兴,其实是与官场的虚与委蛇相对照的,暗用的是对比手法。以弹琴读书作诗为乐,并用以排遣心中的忧愁,什么忧愁?辞官之忧。辞官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前程,放弃了为之奋斗多年的理想。他原本应有振兴陶家、光宗耀祖的思想;弃官则不然,会受到包括《序言》中所说的他叔叔太常卿陶夔在内的长辈们的指责。所以辞官回家之初的很長一段时间里他的心中有忧,而且这忧可能还较浓,所以要借琴书以消忧。
3.“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这一生将要完蛋了。这两句话前后逻辑不通,让人费解。这像一个安贫乐道、乐天知命的人所说的话吗?其实,这话的真实含义是:万物得时,唯我不得时;万物兴旺,唯我倒霉。是说我这辈子要完了,不可能再有机会步入官场、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了。看来他并不是与世无争。
4.最后一段应是作者抒情言志的高潮,也最能说明他一直对辞官归隐之事耿耿于怀,内心一直处于犹豫、矛盾、纠结、痛苦甚至绝望状态,但恬静的自然和闲适的生活最终使他得以解脱。正像苏轼在赤壁、史铁生在地坛最终参透了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一样,此时的陶渊明才最后下定决心暂时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浊世绝交,就静下心来做一个隐士吧。
综上所述,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们必须设身处地、知人论世,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有一个产生发展定型的过程的,对其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我们不能限定思维用隐逸思想的定论去认识和评价。唯其如此,我们才会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历史上的和生活中的真实的陶渊明,才会对其作品中融注的思想情感有更新的、更真的解读。
参考文献:
何永生.一个叛徒的哀的美敦书:《归去来兮辞》别解[J].中学语文,2008(28).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