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问题的几点体会

2015-10-21 18:19李金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死亡肉体灵魂

李金

【摘要】一元论认为人只不过是一种物质实体,只有肉体存在。肉体死亡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生命消逝后就不存在生命,人不能幸免于死。在二元论的基础上,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组合体,当肉体死亡时,灵魂是否依然存在让我们免于一死。

【关键词】肉体;灵魂;死亡

中图分类号:B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55-01

公元前431年,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曾写出一部杰出的巨作《俄狄浦斯王》,他在剧中插入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神话故事——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之谜的谜面是:什么东西先用四条腿走路,后用两条腿走路,最后用三条腿走路?其谜底正是“人”。这一故事的意义除了可以看做是古代人类对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题词“认识你自己”的最早呼应、标志着人类的最初的觉醒以外,还有另一层深意:它把人生理解为一个渐变的过程,一个人从爬着走路到站着走路再到拄着拐杖走路的渐次走向衰老、死亡的过程。这说明死亡不是游離于人生之外的,而是内在于人生之中的东西。斯芬克斯之谜把我们引向了“人是什么的”的探究的同时,把我们引向另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死是什么”的思考。

一、人是什么

我们能幸免于死么?当人类开始向往永生的时候,便开始了对于死亡问题的深刻思考。在这之前,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人是什么?

一元论认为人只不过是一种物质实体,只有肉体存在。人的肉体生命成为唯一的生命,个体生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产生了生命终极性的概念,从而肯定了死亡的终极性。肉体死亡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生命消逝后就不存在生命,人不能幸免于死。

二元论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的。我们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前者的“死”和后者的“活”可以理解为精神或着灵魂。灵魂是一种与肉体截然不同的非物质实体,肉体和灵魂之间存在一种超紧密的联系,死亡就是这种联系的终结。灵魂控制身体,身体通过多种方式反作用于灵魂。当肉体死亡就无法作用于灵魂,但灵魂也可能依然存在。而当人这一整体消亡时,作为部分的肉体和灵魂自然也随之消亡。那么,人必然是会走向死亡的。如果寄希望于灵魂能够帮助我们免于一死,那必须是肉体不是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只是灵魂的寄居处,就像我和我的房子有某种特定紧密的联系,你可以摧毁我的房子但无法摧毁我本人,只要灵魂不灭我必然存在。由此推知,人即灵魂。即使我们最终判定灵魂是存在的,依然不能保证灵魂是永存的不可毁灭的。

卡夫卡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其终将陨落。”既然无法保证人是永生的,或者人一定能够幸免于死,那么意味着我们或早或晚必将面对死亡。

二、死是什么

原始人几百万年前从“超出动物界”之日起,至少从直立人开始向智人过度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起,面对着同类的死亡,就开始认真思考起死亡问题来了。死亡究竟是什么?赫拉克利特说死亡就是我们醒时看到的一切;毕达哥拉斯说死亡是灵魂暂时的解脱;德谟克利特说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塞涅卡说死亡是走向新生的台阶;黑格尔说死亡就是爱本身;萨特说死亡是一个偶然的事实;弗洛伊德说死亡是一种人的本能;海德格尔说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只有它才能把“此在”之“此”带到明处。

叔本华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死亡有所恐惧,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自我、对人本身缺乏一个“正确合适”的哲学观念,不懂得人或“自我”是存在于两个世界的公民。一方面,他作为个体、作为生命意志的显现,属于不断生灭变化的表象世界;另一方面,他作为生命意志本身、作为自在之物,属于永恒不变的意志世界。

恐惧存在的条件有三:1.惧怕的事情需要是坏事。2.这些会对你造成伤害的坏事的发生具有不可忽视的可能性。3.需要有足够的不确定性。没有一个人真正死过,然后向活着的人讲述死亡的感受。死是未知的,具有不可预测性。这是一种“惧”的心态:在近处临近的有害的在者,但此在者也有可能不出现,或者你知道它终将出现且随时会出现。中国有句俗语“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可以解释此心理状态,高度戒备让我们的神经紧绷。真正可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对死亡的恐惧。让死的恐惧缠住心,是一种奴役。一方面,死亡本身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死亡给我们以理由让我们改变行为方式。

三、未知生,焉知死

如果断定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那么死亡本身并没有那么可怕。唯一有理由感到恐惧的就是“死得太早”,我们还没等到生活可以给出它所有的美好事物之前就死了。对于造物主,是该质问他(如果他真的存在)为什么不让我们活的久一点,还是该悲伤为什么我们这么快就要死了。但当了解了人是什么以及死亡的本质之后,面对死亡更应该心存感激,因为我们曾经生活过。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既然必将死亡,那我们应如何面对生活?蒙田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你怎么利用它。”死亡夺走了重新来过的机会,或者说我们只有能在有限的时间重新来过的机会,因为如果你能活到80岁或者100岁,当你在50岁的时候审视自己之前走过的人生,仍然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但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全部重新来过,当死亡来临时一切都终将结束,我们需要非常小心,尽可能地实现自我保存尽量充实生活。有两种错误应该尽量避免,一是不要制定错误的目标,二是不要选择错误的方式来完成目标。

参考文献:

[1]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死亡肉体灵魂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我的诗
珍妮·萨维尔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灵魂树 等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大画微博
灵与肉
漂泊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