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杰 王淑军 王进涛
摘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供电企业不断发展和持续壮大的力量源泉。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对职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山东五莲县供电公司开展“四个一流”创建活动,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四个一流队伍素质探析实践
国网山东五莲县供电公司,是国有中(一)型企业,存在着职工人数多,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人才当量密度,提高同业对标水平,该公司积极开展创建“四个一流(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活动,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提升公司的核心能力。
一、坚持学习意识,塑造一流职业素养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搞好国企、报效国家、振兴中华的信心,争做模范公民,努力塑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企业、热爱岗位的价值取向。鼓励和引导职工热爱本职岗位,倾心本职工作,忠诚企业、奉献社会,倡导不畏艰苦、勇挑重担的责任意识,刻苦专研、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以身边的好人—王凡刚(山东好人)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作出不平凡业绩。充分发挥国家电网公司先进文化的凝聚、激励、协调和导向作用,使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为广大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标准》,深入推进公司“创建先进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等活动,提升了班组长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班组成员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使得每个职工能够发挥个人特长,在公司搭建的平台上快速成长,从而改进了组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班组减负,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的最终效果。
二、坚持进取意识,锻造一流业务技能
由于历史等的原因,公司的职工队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技术人才匮乏。对此,公司着力提升员工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通过参加省、市电力公司及本公司举行的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班,使公司员工基本实现全体轮训,公司职工队伍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公司积极引进高等院校送教上门,与高校联合,举办针对性较强的在職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工学矛盾和学习成本,既保证了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也使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虽然职工队伍建设进步较大,但是,锻造一流业务技能是职工,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是要求全体职工树立“忠于职业”的道德观念,敬业、笃行、勤奋、进取,立足本职、恪尽职守、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既要成为本岗位的专家,也要成为精通旁类的“杂家”,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五莲公司”的风采。二是要求全体职工要勤奋好学、开放包容,有较强的学习力、执行力、创造力和自主管理、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能力。三是要求全体职工要切实加强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激励和关爱,采取“内部培、能人带、自己学、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满足不同岗位职工的个性化需求,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和水平,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执行能力、业务技能、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工作理念。四要求全体职工要充分相信和善于运用职工的智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创造力和团队力量,鼓励职工独立思考、自我发现问题,鼓励职工在不断实践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超越;充分挖掘一线职工潜能,把企业质量、成本、安全、服务等指标层层分解至每一班组、每一岗位。五是深入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积极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引导职工努力钻研技术理论,全面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公司积极贯彻落实省电力公司人才管理要求,推行的优秀人才的选拔以及对此实施的一系列奖励政策,极大的推进了学技术,比业务的高潮。六是推行新的薪酬制度,将职工收入和相应的待遇与其学历、技能水平相衔接,全面促进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形成持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公司人才当量密度,提高同业对标水平,打造适应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建设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三、坚持服务意识,培养一流工作作风
电力优质服务工作,平凡琐碎却又十分重要。因此,培养一流作风对全面提升优质服务工作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贯彻“人民电力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以恒心对待事业、以细心对待工作、以热心对待客户、以耐心对待矛盾。二是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工作细则、工作流程,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人上,要阳光,发扬求真务实之风,摒弃华而不实的不良风气。三是强化岗位责任制,实行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健全“问责制”,确保服务系统高效运行。四是大兴以人为本,和谐友善之风,大力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领导干部要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胸怀和修养,关心职工、爱护职工、理解职工,构建与人为善的和谐氛围。五是公司要关爱职工,关注普通职工的切身利益,就职工关心的就业岗位、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安全卫生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对环境特别艰苦的一线工作岗位,要在薪酬、表彰等方面向他们倾斜。六是坚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发挥职代会制度的作用,建立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七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活动,帮助职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精神愉悦地投入工作。
四、坚持服务创新意识,争创一流岗位业绩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全面提升公司优质服务能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方针,在推进优质服务进程中不断“扬弃”。一是坚持机制创新,逐步建立适应公司优质服务发展要求的机制。按照电力营销新的形势和任务,重新界定优质服务的范围、内容、规模、标准、时间、程序等,创建标准化的服务机制,逐步形成高效、及时、智能的优质服务体系。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城区配网中心、95598客户服务热、多元化电子收费拓展等,都是机制创新的体现。二是坚持技术创新,全面提升优质服务科技水平。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崇尚科技的意识,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针对公司现有科技人员状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一方面把现有技术岗位上干部职工送到省电公司、大专院校进行培训教育,使其达到完全胜任本职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对特殊岗位上缺少的科技人员,采取聘用、雇用等方式,解决科技人员之急需;对公司服务保障系统的设备、器材,按照适度超前、急需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置购性能先进、绿色环保的设备器材,提高优质服务科技水平。如公司购置的电力流动服务车及推广的新型智能电表,广大电力客户反应良好。三是坚持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公司系统优质服务的“软实力”。针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客户的需求,结合公司自身管理实际,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定向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电力生产要素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变“被动要求”为“主动服务”,变“业务导向型服务”为“客户导向型服务”,以三个服务圈(一是“城乡10分钟缴费圈”、二是“45分钟抢修服务圈”、三是“业扩报装提速服务圈”)为载体,构建了客户诉求响应迅速、需求传导顺畅高效、营配调控融合贯通、业务支撑配套联动、风险管控实时高效的营销服务体系。实现了城乡供电服务一体化,城乡居民共同畅享电费交纳“零距离”、故障抢修“零超时”、用电报装“零忧虑”服务。四是把职工的岗位业绩作为岗位任用、调配和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准确地衡量和评价职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业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及时查找制约职工业绩提升的因素,帮助职工寻求改进业绩的方法,提供改进机会和资源支持,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发展氛围,促进每位职工不断提高工作业绩,高质量的完成工作目标。五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制定科学正确、切实可行的决策。六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用规章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回馈、督促检查系统,及时处置电力客户的业扩、报修等服务工作信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和电力客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