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5-10-21 18:07张磊
基层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抗震设计建筑结构

张磊

摘要: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之中的一个重点,合理的抗震设计,能够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当前,抗震设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首先对抗震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几点提高建筑抗震性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

我国位于地震多发的地带,当前,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特大地震灾害甚至会导致严重危害。所以,要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抗震设计,从而尽可能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破坏,从最大程度上确保人们生命安全。

一、问题分析

1.结构体系问题。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说,结构体系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结构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建筑安全性。在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选择结构体系时需要确保计算简图的合理性,并确保地震传递途径的合理性[1]。在选择结构体系时需要确保主梁受力,并利用最短路径确保垂直重力能够传递给主受力部位,在对竖向构件进行布置时,需要保证竖向构件与均匀压应力相接近。第二,结构体系要有合理强度。对于一个建筑来说,要有合理强度当做支撑,必须要保证建筑合理强度,从而避免薄弱部位,在对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时,要保证节点不会被破坏,分散柱端和梁发生的塑性,对于比较常见的薄弱环节,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这些部位的抗震性。

2.关于抗震场地的选择问题。对于建筑来说,抗震场地选择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抗震设计的水平,一定要对抗震场地进行科学选择,避开抗震性不高的地段。因为地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地面造成破坏,因此,在对房屋进行建设的时候,不能选择状态不均匀的场地以及软弱场地和易液化土地。若是建设场地存在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加以利用,提升其强度,对于在地震发生后可能会造成滑坡和地裂等现象的场地,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稳定性,若是建设场地为软弱土层或土层不均匀或场地需要进行填土,一定要采取地基加固和桩基加固等形式加强上部结构和建筑基础。

3.关于平面布置的问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平面布置时,需要保证其规则性与对称性。结合抗震理念,对建筑平面布置以及立面布置加以设计,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规则性,一般情况下,建筑结构设计不建议利用不规则方案,结合相关规定和要求,如果建筑设计不规则,比如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就需要利用空间结构相关计算模型[2]。如果存在凹凸不规则的情况,那么采用的计算模型要求复合楼板平面之中实际刚度和强度存在变化。如果存在比较薄弱的地方,则需要与内力增大系数相乘,结合相关要求和规定,分析弹塑性变形,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其中的薄弱部位做好抗震構造措施。

对于建筑结构来说,对称性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对建筑结构抗震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它主要是指在建筑平面以及质量分布和结构刚度等方面要具有对称性。对于一个建筑来说,最为理想的设计方案就是保证三心重合,也就是说,建筑平面形心以及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都要保证在一点上。一般情况下,结构对称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抗侧力主体具有结构对称性,这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也有良好抗震性,而规则性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抗侧力主体,另外一个就是刚度强度。必须要确保主体结构在主轴方向上的刚度与强度是相近的,其变形特征差别比较小。此外,还要确保抗侧力主体沿着主轴线位置的刚度与强度分布具有均匀性。与此同时,要保证良好协调能力,对于刚度与强度来说,其抗扭性也有一定的要求,这样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建筑就不会有太过严重扭曲现象发生,导致构建发生破坏,最终对建筑结构造成严重影响。

二、提高建筑抗震性的措施

1.对传递和吸收外力能量的途径进行科学布局。为了提升建筑的抗震性,首要的就是做到这一点。利用科学布局,可以确保支柱以及墙与梁轴线都处在一个平均面上,这样就能够使得构件形成双向抗侧力这一体系。在发生地震之后,支柱以及墙与梁会呈现出弯剪破坏,在墙底部位置会产生塑性屈服。另外,在发生地震时,在梁端位置产生塑性屈服,同时还能保证其良好变形能力。采用这样的结构与布局,发生地震时,墙段在将抗震性充分发挥出来之前,依据强墙弱梁原则,提升墙肢承载力,如此墙肢剪切应力就会被破坏,最终提升建筑抗震性。

2.在对抗震结构措施进行选择时需要依据抗震等级。对于建筑结构来说,需要结合具体的抗震等级采取不同抗震结构措施,这样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墙以及梁和支柱就可以确保抗震效果良好。对于建筑物来说,钢筋是其主体结构,只有保证钢筋良好的承载力以及性质,才能提升建筑抗震性。因此,为了确保钢筋良好承载力,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强柱弱梁原则操作,合理控制柱截面具体尺寸,并有效控制轴压比,在具体施工的时候,需要依据节点相关要求,强化节点构造,使节点抗震性得以提升。

3.对多道抗震防线进行合理设计。在对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设置比较多的抗震防线,从而使建筑抗震性得以提升。在发生地震之后,拥有良好性能的构件,能够先获得屈服,从而起到重要的抗震作用,如果构件基础比较差,也能够达到抗震效果[3]。在首要抗震防护出现屈服情况之后,基础不好的构件才能够充分显示出自己的重要作用。对多道抗震防线进行设置,提升抗震性,这样在发生地震之后,即使是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其他防线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对多道抗震防线进行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抗震性。

4.对与本地建筑特点相符的抗震新材料以及新技术和新工艺等进行开发和推广。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以及技术,并在各种建筑建设过程中进行应用。对于重点设防的地方,即便是成本比较高,也需要利用抗震性比较好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和新工艺。

5.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不能利用安全性差的建筑材料。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科学选择材料,在对新材料进行使用时需要做好抗震测试以及相关检验工作,确保材料可靠性。必须提供出厂证明等各种新的材料,由专门人员检测材料质量,并把质量安全责任都落实在每个人身上,这样在有问题发生的时候才能有据可查。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抗震设计已经在我国形成一套体系,并日益成熟,但是这项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为了确保良好的抗震设计,需要探索适合当地的设计方案,保证其良好抗震性,确保遇到小震时建筑不会受到破坏,遇到中震时建筑可修,遇到大震时建筑不倒,从而为人们提供良好居住环境,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因为地震灾害导致的人身危害以及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方小丹,魏琏.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 建筑结构学报,2011,(12):46-51.

[2]赵建荣.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2,(06):45.

[3]李树平.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 商品混凝土,2013,(07):86+89.

猜你喜欢
抗震设计建筑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探析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析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探析
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楼梯间的抗震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分析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