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2015-10-21 17:15柴新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测量技术水利水电发展

柴新辉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各项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肯定水利水电质量与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关键技术的使用。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工程施工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水利水电的测量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测量技术;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的使用都需要加以仔细斟酌,尤其是测量技术,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性非常大,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测量工作也是如此,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加入数字化理念,可以促进测量的多元化发展,本文从测量技术入手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测量技术的发展分析。

一、对控制测量技术的分析

控制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发展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属于测绘技术发展的铺垫,一般来讲,测量技术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GPS技术。这项技术是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卫星遥感定位的一种,它的作用是对地点和测绘的方向通过数据分析作出正确的直接的判断,这项技术也被很多技术人员称为是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对全球所有能够覆盖的地点进行准确的定位。这种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优势在于全层次、全空间,覆盖面更广。

其次,GIS技术。这是一种地理信息采集技術,传统的地理信息采集主要依靠人工方式,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工,工作效率也不高,并且记录程序非常繁琐,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错误,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带来影响。此项技术在多维度和多构架层次上对地理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和统计,然后利用人工对其进行控制,把采集记录汇总在电子信息采集系统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数据库,弥补传统条件下人工采集信息的缺陷。GIS技术是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起集合模型,,详细的掌握地理情况的细节,这也是精准测量的基础。

最后;RS技术。RS技术是上述两种技术的补充体,主要作用在于补测和补绘,是一项综合性的遥感技术。它集合了声波遥感、光学遥感和物理遥感等多项技术的特点,在水利水电测量上被广泛应用。补充方式的细节还能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数字化建模,这样使工程技术更加细致化,更加突出细节对整体的促进作用,属于一种先进的模型建构理念。

二、对数字地形测绘技术的分析

数字地形测绘技术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平板数字测绘和侧记法数字测绘以及掌上数字测绘。在这项技术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数字化系统,此项系统与全站仪一同使用,可以对当地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目前对数字地形测绘技术所使用的方式是电脑与全站仪和地形库结合起来,然后再山地草地以及盆地,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对数据进行统计,从而顺利的建立起基础的模型,并且构建出全方位立体化的地形结构三维系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作出贡献,以减少测量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误差,给建模带去促进作用,使之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用数据进行整合[1]。

三、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分析

在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主要采用的技术是使用经纬仪和电磁波以及标尺等作为测量的主要使用工具,然后使用断面法和坐标法对位置进行确定,利用测深杆收集部分地下水,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得到种种数据,最后确定地下施工的设计方案,但是这种方式的工作效率通常比较低,还存在多种误差,给水利水电工程地下水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在现今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星定位方式的进步,DGPS技术、GPSRTK技术以及CORS技术在水下地形的测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GPS被称为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它是以在找到已知点以后,通过基准点的定位系统接收卫星信号,然后与已知点进行比较,然后找出误差所在,并对其进行修正,修正值会通过无线电传播到用户接收机里,这样修正值对GPS就会起到一定的校正作用,并且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全时间段,实时的而且准确的进行信息校正。经过长期的发展,GPSRTK技术在精确度上有了很大突破,已经能够精确到厘米,实时测量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几项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优势非常明显,特别是在大型区域的水下测量上,对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能减轻工人的劳动量[2]。

四、对变形监测技术的分析

变形检测技术在整体上有两种划分,主要分为外部变形和内部变形两种,一般情况下,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上,常用的变形监测技术有以下几种:首先,大地测量法。这种大地测量法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上已经被广泛应用,属于较为经典的方法,此项技术无论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较为成熟,因此得到的数据相对更可靠,更精准,所需要的测量成本也比较低,但是缺陷是需要长时间的监测,并且对监测环境有要求,如果监测角度或者视线不好,测量的精度就比较低,数据精度低就会导致测量数据在自动化的处理上出现问题,难以进行智能化操作,这时,便只能采取人工测量的方式。其次,基准线测量法。基准线测量法是一种常见的变形监测手段,主要是利用水平位移的办法进行监测。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坝区会有岩体出现,高边坡和滑体坡进行监测时,采用的方式也会用到基准线测量法。最后,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在我国水利水电测量中使用比较广泛,也得到了一致的好评。此项技术主要是针对坝体廊道内部,高程的观测和高程的传递,在测量过程中利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然后对液体容器面的位置和高度进行逐一测量,经过长时间的实际运用,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内对多个监测点进行监测,多时甚至达到百个,有利的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测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做了相关分析与研究,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到,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促进了各项测量技术的提升,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带来了福音,使工程项目施工更加的便捷,测量更加精准。

参考文献:

[1]孙洪娟.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6363-6363

[2]叶福玲.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及其发展前景探析[J].投资与创业,2012(9)40:49.

[3]李明明.论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5)40:59.

猜你喜欢
测量技术水利水电发展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区域发展篇
公路测量中基于CORS的高精度GPS测量技术探讨
GPS高程测量技术航道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思考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