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举
浙江省遂昌县村镇建设管理处 浙江省遂昌县 323300
摘要: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和乡村联系的重要纽带,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新形势下,如何规划小城镇发展方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小城镇总体规划规划要点及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总体规划;发展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至关重要。我国许多乡镇为了加快城市建设都开展了“撤乡并镇”工作,这导致“空城”、“鬼城”现象的不断涌现,这样不仅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变相地加大了农民负担。小城镇规划发展一定要以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基础,避免大跃进、大跳跃,在保持城市和乡村各自功能的前提下,协调发展。
2小城镇总体规划要点
2.1小城镇规划要科学定位
小城镇建设规划应把握小城镇在所属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准确定位。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的经济特性和产业重点,小城镇建设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处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的特性和重点。对于没有人文积淀、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的新建小城镇,不妨明确小城镇相对于邻近中心城市的从属地位,围绕中心城市的经济特点和中心城市对于生活物资、生产物资以及劳动力需求开展建设,在主体经济中占有一定位置、在产业链中占有若干的环节。小城镇作为衔接城市、乡村的纽带,既具有乡村属性,也具有城市属性。可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人口转移的过渡环节,也可以作为某些一线、二线城市人口负担过重导致的住房和就业紧张、以及建设项目用地紧张的有效缓冲。
2.2小城镇结构布局
(1)集中块状模式。集中块状模式为小型城镇的布局所常用的模式,常用于平原地带。它的基本模式是由中心向周边扩散式发展,当城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的副中心便从中应运而生。集中块状模式有经济效益高、效率也显著,但是这种模式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例如交通拥堵问题频出、环境保护问题出现等问题。(2)集中带状模式。集中带状模式的特点为:主要道路交通带动各项生产生活地区、周围环境保护措施良好效益良好;但是限制因素较多,交通问题急需考虑。(3)集中组团模式。集中组团模式将城镇根据地形、用地选择等条件划为多个组团,其特点为:用地较为紧凑、但是划分各用地职能时比较繁琐,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
2.3小城镇的城镇容量设计
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围绕城市中心,实现各自功能、布局合理的小城镇群体。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既具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的功能,也有服务中心城市的功能。每个小城镇建设规划中不但要明确小城镇的定位,还要考虑小城镇未来容量问题。要充分考虑城镇经济發展后的人口集聚效应,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根据中心城市的未来发展规模预计小城镇的建设规模,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国外有好多先进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建设规划部门应审慎论证,拟订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为子孙后代负责。
2.4完善辅助设施建设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也是小城镇建设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大关键。设计、建设较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设施,形成足够的特色和城镇魅力,不但可以满足农村进城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教育需求,使小城镇居民相对稳定,不断提高小城镇人口文化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为小城镇工商业发展培养建设、生产、管理、服务领域的急需人才,也可以使小城镇比较中心城市具有宜居吸引力和某些领域的竞争力。当然,单纯有优良的教育基础设施还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制定优厚政策,吸引城市富余教师、退休教师、应届大学生来小城镇定居住和工作,鼓励企业工程师和能工巧匠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职业技能、技术培训。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剧,城市聚集了大量老龄化人口,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是政策性退休,退休后尚有很大余热需要发挥,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人的文化优势、技术优势,营造宜居氛围予以吸引,利用小城镇的环境优势、宽松节奏吸引这部分消费资源,并建设配套医疗、养老设施,形成新的产业链,以破解老龄化社会到来引起的中心城市养老负担过重的难题。
2.5环境保护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很多地区采用粗放型小城市建设模式,导致小城镇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如:地下水、土壤、空气严重污染,人居环境恶劣,疾病率居高不下。这种牺牲子孙后代幸福的经济增长模式得不偿失,将来用于污染治理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之初就要建立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社会政策。
2.6小城镇的特色建设
我们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个民族、地区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这些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要得到弘扬,而不是因为城镇化的到来失去生存的土壤,不要因为政策引导的缺失而消失,传统文化、特色产品、技艺永远是小城镇存在、发展的灵魂和魅力,不要因为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商业化遗失传统。传统村落、历史遗址、民间手艺的保留和传承,才是小城镇持久生命力之所在。小城镇的特色建设不仅仅是产品的特色、产业的特色,规划、建设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文化特色的保留和传承。
3小城镇规划发展方向分析
3.1小城镇的空间整合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应该从量变逐步过渡到质变,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宏观调控,合理布局,逐步提高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经济情况、技术水平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要素,挑选重点城镇进行重点建设,配套高层次的基础设施并兼顾周边乡镇需要。此外,还应明确各地区城镇的职能分工,完善重点产业的布局调整和社会服务建设,加强各个城镇之间的合作联系,加强各个小城镇间的合作联系,协调发展成为统一的整体。小城镇的空间整合,有利于交流和合理利用资源,优化小城镇的空间布局,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3.2小城镇的点-轴式发展
我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呈现经济发展落后和城市建设缓慢的现象,导致小城镇的建设也长期停滞不前。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要政绩,在推进小城镇发展时,运用行政手段迫使农民进行城镇化生活,这不仅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且农民无论在职业、文化和生产生活条件上都没有完成最基本的城镇化建设。笔者认为,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来源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在区域建设发展早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低,资金的投入和重点开发项目应该放在少数中心和少数轴线上。这样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3加快小城镇中中心镇的发展
小城镇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推进中心镇的发展有利于集中小城镇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中心镇的集聚功能,增强对农村工业的吸引力;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结束语
小城镇的规划发展具有不可逆性,而城乡统筹下的规划对小城镇的发展有提挈的作用。因此要做好规划的总结和探索,尤其是研究一些发展成熟的小城镇,提出相对成熟的“模板”,给其他地区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借鉴,使后来者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建设浪费。
参考文献:
[1]张同升浏长岐.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城镇规划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9(08).
[2]程遂营.城乡统筹与我国旅游:现实需求与必然趋势[J].旅游学刊,2011(11).
[3]孙刚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建构研究一基于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