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2015-10-21 17:48胡姐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周龄每千克菌落

胡姐

1病原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幼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属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纯培养菌落涂片,其菌体大小不一,可见到菌体呈单个、成对或呈丝状,墨汁负染见有荚膜,瑞氏染色菌体两端浓染。该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为不溶血的露珠状小菌落,需在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培养。该菌对外界因素抵抗力弱,常用的消毒药均有杀灭作用。

该病主要发生于2~6周龄的幼鸭,8周龄以上和1周龄以下的幼鸭少发,其他水禽、火鸡、鸡、鹌鹑等曾有病例报道。该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5%~80%不等。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可通过鸭蛋垂直传播,但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另外,潮湿、空气不流动、饲养密度过大、环境卫生差、饲养粗放或饲料单一,均可诱发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2主症

最急性病例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委顿,缩头垂翅,闭目嗜睡,嘴触抵地面,脚软无力,行动迟缓,不愿走动或共济失调,眼鼻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常使眼周围羽黏连,排黄绿色恶臭稀粪。濒死前痉挛、抽搐,死后呈角弓反张状。该病病程通常为1~2天。4周龄以上幼鸭,病程可达1周以上,且多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多伏卧不愿走动,食欲不振或废绝;少数病例头颈歪斜,遇有惊恐则痉挛、转圈或倒退;也有的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还有少数病例附关节肿胀。耐过的鸭则发育不良,成为僵鸭。

3鉴别

该病与鸭大肠杆菌病、鸭沙门氏菌病在症状、病理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应注意鉴别诊断,确诊需做病原学检查。

4预防

该病重在预防,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持鸭舍的环境干燥,注意通风。要勤换垫草及经常消毒,要保持清洁卫生,并注意防寒。减少饲养密度,最好采用全进全进的饲养制度。要采取有效的疫苗接种措施。用于预防接种该病的疫苗,目前国内外主要有弱毒活苗和灭活油乳剂苗两种。福爾马林灭活苗给1周龄雏鸭,进行2次皮下免疫接种,间隔7~10天,其保护率可达80%以上。当然,疫苗必须针对流行菌株的血清,或选用多价灭活菌苗进行接种,方能保证有效的免疫效果。

5治疗

氟苯尼考按0.2%比例混饲,连用5天;重症用5%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6mL(即每千克体重3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2天,有良效。

在雏鸭易感日龄时,饲料中添加0.025%~0.05%的磺胺喹噁啉或饮水中添加0.2%~0.2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可预防该病或降低死亡率;或用24%复方敌菌净散,按0.1%比例拌料,连用5天,也有一定效果。

中药治疗,以清热燥湿、泻肝利胆为治则。龙胆草20g、茵陈20g、栀子10g、黄柏10g、黄芩10g、大黄6g、苍术8g、香附10g、甘草6g(为100羽鸭1天用量),水煎取汁,兑入饮水或拌料饲喂;不食的雏鸭,将药汁滴服,每天1剂,连用3~5天。

中西药结合防治。①中药:龙胆草140g、夏枯草140g、茯苓120g、泽泻120g、牛膝120g、桂枝120g、藿香120g、苍术100g、白术100g、防风100g、荆芥100g、陈皮80g、甘草80g。②西药:盐酸环丙沙星水溶性粉(2%,50g/包)250g,维生素A、D3、E粉(500g/包,本品含维生素A 250万U、维生素D350万U、维生素E 2g)500g。

将以上中药煎汁2次,每次药液与以上西药混合拌料,分早、晚供1000~1200只15~20日龄雏鸭食用,每天1剂,连用3天以上。对不食病鸭尚可采用维生素C注射液10mL、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混合液注射,每羽1次注射1mL,每天1次,连续2~3天,同时灌服中药煎汁与盐酸环丙沙星混合液。

中西结合疗法。氟甲砜霉素(原粉),每千克饲料250mg混饲,供鸭自由采食,同时在饮水中加地塞米松(每12.5kg

Wingdings^B@ w加地塞米松5mg),供鸭自由饮用,连用3天。中药方清瘟败毒饮:生石膏15g、知母10g、水牛角30g、黄连5g、生地10g、黄芩6g、焦山栀6g、焦大黄6g、枳实6g、赤芍10g、丹皮10g、玄参10g、连翘10g、竹叶3g、桔梗6g、生甘草6g,以上药共煎水,供总体重50kg鸭自由饮用,连用3天。对严重病例,用丁胺卡那霉素与地塞米松混合肌内注射,同时饮服上述中药煎剂,每天2次,连用3天。

猜你喜欢
周龄每千克菌落
一道利润问题的变式思考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
周龄·初始注射时间对小鼠超数排卵的影响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
褐壳蛋鸡
买水果的学问
“菌落总数”详解
北京8 款桶装水因菌落总数超标被下架
生活饮用水病菌检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