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慧聪
摘要:在工业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形形色色的建筑物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怎样去理解建筑,怎样去设计建筑,怎样去享受建筑是作为一个设计工作者不断要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及认识,提出了一些见解,以便和同行们一起学习。
关键词:建筑设计;形态;形式;形体
引言
说到建筑,建筑是什么,无论说建筑是空间还是场所或是别的 什么,大家都有共识:建筑决不只是一个房子,决不只有一个物质的壳,它还必须包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精神与情感意义、文化意义等。原始人類为了避风雨、避寒暑和防止其他自然现象与野兽的侵袭,需要有一个赖以栖身的场所——空间,这就是建筑的起源。近年国内外一些建筑家常常援引老子的一段话“挺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其用意就在于强调建筑对人来说,具有实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实体的壳,而是空间本身。当然,要围成一定的空间就必然要使用各种物质和材料,并按照一定的工程结构方法把这些材料拼凑起来,但这些都不是建筑的目的,而是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同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的审美观也要求独特,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一个建筑物的“形”是整个建筑物的外在结构。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建筑”这个名词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对它均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辞汇》对建筑的注解为:“筑造房屋、道路、桥梁、碑塔等一切工程”。狭义的建筑本质是“提供适合人们居住与活动的屋舍。而广义的建筑本质则包含所有人类居住环境的课题,大到整个都市规划,以及都市中心广场与公园的设计与景观的规划,渐次缩小到整个社区与集合住宅(housing)的设计以及某一栋建筑物的考虑,再缩小到某一特定空间的室内环境设计,甚至空间一角的家具设计等等,这些都与我们的居住环境息息相关,也是广义的建筑设计者关注的一个重点。
建筑物是物质的,它总是以形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总会想这个城市我到过,这幢建筑我见过或住过。物质必然要反映到精神上,不同精神层次的人,又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不同的评述和评价,特别是那些城市的重要建筑和标志性建筑,人们会欣赏它,回忆它,感受它。它给人以情感,甚至是一种美的启迪。有时也会相反地去批评它。建筑从使用的角度上,人们是在天天的感觉、感悟它,从社会经济上会做出判断,于是“适用、经济、美观”成为通常人们评判建筑的尺码。
形态、形式、形体都是研究建筑中“形”的永恒课题。
建筑形态是不断地在演化、变化和发展。最简略的观察建筑物的是壳子(包含屋顶和外墙及其支撑),其次为地坪,也即城建住所的各屋的地板面,再即是垂直和水平的交通(走道和楼梯、电梯)。追溯到原始社会既是最概括的形态。至于内容是人们公用的生存、生活、工作等所需的空间。随着空间的变化和发展,所需要的“壳子”也在变,分离出屋顶和墙面。这些主体的部件又进一步转化为建筑的风格特点。我们如果将建筑看成简化的“壳子”+“地坪”,这可称为最单一的描述。人类从洞穴里走出来,挖土成坑,四周搭上棚架,就成了“壳子”。建筑再发展才有墙,屋顶之分。根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以及给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建筑形态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所以不同的建筑形态得以共同存在。古代社会发展迟缓和交通闭塞,有使这些形态得以长期保持下来,如: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穹窿顶;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则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我们现代建筑的趋同,即部件的集约,结构、材料、技术的革新、再生的变化。如例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人称“蛋”,看不出墙面是什么,只说蛋形的屋顶;北京08年奥运体育馆“鸟巢”,是一个网络形的钢结构围合;“水立方”游泳馆的薄膜结构;“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的设计方案中,也有的是凸出一层皮,将建筑放在皮下;如此等等,这些公共建筑,由于钢结构的支撑,扭曲可以自如变相形体和空间特征。
人们感受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时,它的形式是最先让人们认知的。而建筑形式除了设计者自身所受到的建筑教育、美的修养以及文化的修养外,还涉及到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风格”,是我们讨论形式的进一步的深化。风格是一种文化想象,也有强势和弱势之分,也有表现层次之分,也有有辐射和交汇。往往总体上雷同,甚至约定俗定,但具体的地区有自己的特色。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建筑形式的趋同,似乎是一种趋势,作为建筑师来说应当是强调地区的特点,在多元化的形势下有自己的特色。一种批判的地区主义,一种“地区的现代的新建筑”。纵观世界建筑史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建筑特征,在时期的总特征下又有各地区的差异。例如西方建筑史中的哥特式有英国的、还有意大利的,再分到欧洲各国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形式和内容有时相对矛盾,有时也可以统一,一般情况下的统一,是形式服从于内容,但要指导,再同一内容下可以有许许多多的形式,建筑方案的竞赛、投标、遴选是明显的例子。例如,就茶杯而言,盛同样容量的水但杯子却多种多样,自古至今又有不同的形式。古代酒杯称“樽”,与现代酒杯全然不同,古代由铜制,现代用玻璃,材料也不一样,这说明现代建筑的材料、结构和施工同样服务一种内容(公共活动)而形式千变万化。
建筑的形体是建筑与建筑群体组合的主体,有体必然有形。这个形式由屋面、墙壁面、地面等组成的空间体。这个有形的空间体,是谓之形体。
建筑形体中最基本是方形、圆形、锥形(金字塔形)等。圆形可变为圆柱、椭圆,方形可变为矩形,拔高可成为塔楼形,其他形穿插又可以变成多面体。形成最简单的形是由构成的“力”,内聚为简单的形式,原始人由树枝支撑的“雏形”,古埃及金字塔等都可以为最最简洁的形。
形体是有界面组成的,一般有前后左右上下6各界面的形,其又演化成许许多多的界面。人们认识形体,往往十分重视房子的4个面,即主立面,左右侧面和背面。走入室内是地面、屋顶面,不论是专家还是普通大众,人们都从认识界面的形体给人们的感言和感觉。
各个面上度以尺寸,如窗、门、踏步、栏杆都成为一个有度量的房子或建筑物。
建筑形体如古埃及的金字塔是锥形、罗马的斗兽场呈圆形,半弧形的建筑如英国伦敦附近的Bath。罗马的帕提农则是矩形和圆形的结合。在中国北京的天坛是圆形的,太和殿则是矩形的。中国传统以间为基数,什么一开间、三开间、五开间、七开间等,如天塔和故宫都是世界群图中著名的精品。形体服从于人的使用要求和精神要求,但是形在同一功能下又可以单独来研究来创作,我们说功能是基本的,而形式是首要的,就是这个道理。
建筑个个立在土地上,立在大自然之中,建筑与自然,历史与城市,城市与气候,都有紧密的关系。形的研究是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它涉及对地区建筑历史的研究,地区的风格和习俗、行为心里的探索,作为建筑师来说,要具有建筑艺术审美的素质,对功能使用的了解,对新技术和设备材料的运用。我们要有一种严肃慎重的态度,一切从人本的观点做好设计。作者2006年设计的中山市沙溪镇阳光半岛小区项目中,在建筑形体设计上突出欧美住宅别墅的居住建筑概念精粹,结合中山沙溪镇人民对乡土情怀的热爱及中国建筑庭院环境处理,务求表现出新一代现代居住及商业建筑的风格。该项目并获得全国人居规划设计金奖。
作为建筑师,一定要对体有充分的了解和设计中的把握,自身要熟练掌握技艺和技巧,要有工程的经验积累,更要有合作精神。经过努力的创造和创新,努力创建一个美丽的世界和美好的、自然的、生态的、人造的、和谐的、可爱的祖国。
参考文献:
【1】 齐康《建筑课》 著
【2】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
【3】 刘育东《建筑的涵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