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泉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传统的建筑结构,对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更加崇尚具有立体美感和艺术性的时尚建筑元素。这促使了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笔者通过分析模拟工程的施工技术,对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 高支模技术 应用
21世纪,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发展,高支模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有利于节省施工成本。本文通过对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为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既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化建筑质量的需求,也满足了人们对住房个性化的追求,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施工安全进行严格把控,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最大限度发挥高支模的作用,促进高支模技术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满足当下建筑理念的同时,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概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吃穿住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由最初对住房舒适度的基本追求,转变为对住房美观、个性的需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模式随之出现,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核心。高支模技术也出现了新的变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现在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高支模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高度较高的地方搭设模板的支撑结构和施工方式。高支模技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用难度较大,它需要在高度5米以上的地方搭建模板。相关负责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把控好施工的各个环节,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和监控,使建筑工程各个方面都能够达到施工标准,降低高支模技术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应用难度[1]。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高支模技术,尤其是在主体建筑的施工中。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核查,还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把控。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要经过多方验证核查后进行。
二、高支模技术的施工要求
高支模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我们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注重高支模的质量,降低施工风险。对高支模技术的应用也应该符合一定的应用标准。
首先,在施工中对高支模进行拆除时,在周围设置围栏、树立标语,提醒正在施工,以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并从上往下对模板进行拆除。
其次,拆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相互配合,随时拆除施工配件,并在模板拆除后迅速掩盖混凝板上的洞。
再者,在拆除过程中随时注意安全。对施工模板的拆除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严禁盲目拆除。一定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拆除顺序执行。支撑架的拆除要做到对称,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延伸拆除;对水平杆的拆除,要从上向下,按照顺序依次进行。
最后,重视混凝土的浇注顺序。混凝土的浇注也应该按照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先浇柱墙,再浇梁板,以保证高支架的平衡;先浇芯筒,再浇框架;对梁板进行封层浇注。对模板进行拆除时,确定混凝土是否达到要求。防止施工意外发生。
三、高支模事故发生原因
高支模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复杂,某个小环节的出错就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首先,由于各个设计环节紧密相连,局部的坍塌容易造成整体事故的发生;其次,在高支模设计过程中,具体的承载数据很难把控,造成安全隐患。目前,高支模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很多缺陷,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不够完善,相关负责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建筑数据的重要性,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
四、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工程简介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规模相对较大,对施工的要求比较高。工程长度为330米,宽度为60米,高度为33米。由六层框架组成,地下室的设计高度6米。在该项目中,中间设计为地下车库,东西两面自由设置。其中的支撑点是10个柱子,柱子的高度为33米。针对高支模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2]。
2.高支模设计规划
高支模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首先应该确定梁线、轴线、水平控制线的位置,在梁底用钢管进行铺设,然后安装模板;其次,对楼面进行模板安装中,捆绑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进行加固。达到一定标准后,按顺序依次进行拆除,并对模板进行清理。
3.高支模技术在施工中的把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要求。建筑工程的施工要建立在准确严谨的数据基础上,防止盲目施工。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方案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也要明确标明各个施工细节和建筑尺寸,确保施工数据的完善和严谨,并合理应用施工材料。只有严格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才能够使高支模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更加合理、完善。
4.高支模技术的应用
高支模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搭设。首先在立杆的搭设上,每根的底部都要设置底座和垫板,各立杆的间距相等或成一定的倍数。水平杆的设计也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并对其进行固定。其次,可调顶托伸出长度必须小于18厘米,木枋、剪刀撑等也要进行稳定的连接,保证整个高支模的稳定坚固。
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严格核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标准,并对其进行检验。相关技术部门进行验收后,确定符合工程标准,才能对施工模板进行拆除。同时,工程模板的拆除也要按照科学合理的顺序来进行,以保证总体建筑质量。
五、结语
随着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控。近年來,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但随之而来的是施工中各种事故和问题的出现。我们应该在不断变革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重视对施工细节的严格监管,提高建筑质量,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高支模技术的应用不仅反应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建筑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朋朋.讨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07):494.
[2].邱兵.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4,(0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