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动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园林规划得到了很大发展。城市园林不仅代表的是城市的环境水平,还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精神文化风貌。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现状,并阐述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园林规划;现状;策略
引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大,景观园林的建设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现在的景观园林的时空跨度特别大,项目和种类特别多,目标也越来越大众化,参与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在设计理念上更加考虑节约环保。
一、我国城市园林规划的意义
我国的城市园林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园林规划为城市增加了很多美丽的植物,这些植物既能提高视觉上的美感,又能吸附灰尘和雾霾,改善城市环境;二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美丽的环境为城市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经济的发展又带动城市园林的建设,环境与经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三是提升城市的形象,城市园林的绿化除了增加城市植被,还有一些能够代表城市的文化建筑、民俗景观,使城市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形成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
二、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景观园林设计规划工作尚未发展成熟,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1.固步自封的设计理念。
在我国,景观园林的设计在近代发展遭遇了严重退步,在世界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大多数设计者被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所影响,设计作品几乎完全照搬西方景观园林,毫无特色,另一方面又过分复古守旧,几乎完全复刻我国古代的景观园林,缺乏创新意识,无法让人感受到设计师的匠心独运。
2.被遗忘的生态效益。
设计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景观园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他们往往只注意到了园林的装饰性,而忽略了其实用性。景观园林不仅仅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通过植物配置、湿地建设等对生境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然而目前设计师们在规划设计园林时,往往只注重了视觉效果,注重美学价值,不能很好地利用其生态价值,难以与本地的固有生物相结合,不具备地域特点。
3.不合理的植物配置。
一部分景观园林的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往往忽略了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在设计规划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本地的土壤环境以及气候的影响,不是选择本地优势树种,而是奉行价值至上,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更使得本地特色不明显,降低了景观园林的独特性。此外,设计者没有充分利用植物多样性,不能对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进行合理配置,造成物种单一,层次不明,美学价值也大打折扣。
4.重复单一的规划设计。
近年来,我国景观园林的被重复、被复制现象日趋严重,大量具备地域特色的园林被复制,不仅弱化了其鲜明的地域特色,还是对设计者创作热情的打击,这些被移植的园林,并不能展现出移植地的人文精神。此外,大部分的设计师们都只会按部就班,继承了我国优秀园林的造景手法,却不能深入研究并将其发扬光大,这些现象对于科学合理地对城市景观园林进行规划设计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问题的应对策略
传统的园林建造技术已远远难以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在建造具有新意的建筑的同时又要考虑其景色的美观性,既要保留传统园林建筑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又要保持青山绿水的特色,给现代的景观园林建筑提出了极大挑战。
1.树立新的设计理念。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相关需求,笔者试将景观园林設计的理念定位为以下三个层面:游览休憩、景观设计、生态效益。作为休憩之用的设计规划应该从协调自然与人文景观出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资源,为游客休闲、娱乐、游览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在景观设计层面,设计师需要对已有的景观、建筑进行合理的开发,在充分体现本地特色的情况下融入一定的现代元素,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发展的需求。在生态效益的层面,设计师们需要判断识别自然环境要素,创造出合理的生境,在处理好园林内的生态问题之外还需要采取必要措施来控制在建设景观园林时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建设和谐自然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的景观园林为目标。
2.人文与自然相结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今时代,景观园林设计也需要立足于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积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设计师们需要将自然生态环境与园林建设相结合,以建设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景观园林为目标,在继承我国传统园林建造工艺的基础上,对新的材料和技术持积极态度,使景观园林实现美学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景观园林作为城市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辅以科学的规划设计,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改善生境,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3.确保植物多样性。
作为景观园林建设的主要材料,植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配置园林植物时,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注意保证生物的多样性。设计师们需要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充分利用景区空间,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此举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植物多样性的增加也能提高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对生态效益具有积极影响。其次,注意保证布局的协调性。使用本地优势种群,充分发挥其美学价值,以营造出体现本地人文精神的独特氛围为先。最后,注意体现四季变化。在设计景观时,尽量选择可以体现四季冷热交替的物种,花卉为先,以期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4.展现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景观园林设计时,创新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设计师们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以国人的普遍审美水平与需求出发,在适当的情况下大胆用色,突破一贯的单调色彩,拒绝盲目照搬,千人一面。此外,要创新,就需要充分展示城市的风土人情,精神面貌。植物,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总是具有各种不同的寓意,花开富贵如牡丹,清白高洁如幽兰,忠贞不渝如梧桐,凌寒傲霜如松柏。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充分利用这些传统的植物意象来表达城市精神。设计者还可在规划设计中融入城市的民俗风情,提升景观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并且体现其独特性。
四、结束语
为了使其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功能,设计师们需要对设计理念进行创新,积极学习国外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优势,并且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本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创造出优秀的景观园林作品,为推动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振军.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J].科技风,2011,(03):136.
[2]胡媛.议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J].青春岁月,2012,(02):101-102.
[3]刘凑群.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11,(0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