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强
摘要:随着国家对节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如何能够兼顾节能与舒适的要求成为众多暖通设计人员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原始设计参数和人为因素存在不确定性,造成了设计效果与实际效果往往会出现偏差。本文对这两种不确定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供热效果,节能,设计参数,人为因素
1 前言
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供热的效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家提出节能的政策下,如何能够既做到节能又能够使居民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就成为众多暖通设计人员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实际的使用中由最初设计带来的影响因素又有那些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2 原始设计参数的影响
2.1 原始的设计参数范畴
采暖的供回水温度、供回水的压力、散热器的型号、当地室外计算参数、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等。除当地室外计算参数可由相应规范查询外,其余参数均由设计人员或建设方提供,由于提供的准确性难以保证或选取参数与实际使用中的真实参数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造成了有的工程冬季室内过热,浪费了资源,而有的工程室内温度过低,不能满足居民使用功能。
2.2 在原始设计参数中,供回水温度的影响
供回水温度是采暖设计的原始数据也是采暖供回水温度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此温度由当地供热部门提供,但是由于存在着沟通不畅,数据来源不明等原因,初始提供的参数与实际往往差距较大,造成了设计不准的现象。在实际设计中就有如下案例,某宿舍楼,建设方提供的采暖供回水温度为85/60℃,按照此温度进行设计,末端采用散热器采暖,系统形式为垂直单管系统,实际使用发现首层及二层室内温度低,达不到使用要求,实测供回水温度为50/35℃,最高可提供60/45℃热水,与初始的供回水温度存在很大差距,最后解决办法只能是增加散热器数量。因此供回水温度对实际供热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2.3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影响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同样也对实际供热效果起着很大作用。设计人员根据围护结构的各种做法及使用保温情况计算出传热系数,再根据传热系数计算出房间热负荷,通过热负荷选出末端散热器数量并计算管径。因此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决定着散热器的多少和采暖管管径的大小。在实际设计中有如下实例,某小区配套商店及市场工程,在设计中要求外墙设置80mm后聚苯保温材料,外墙传热系数为0.45w/(m2.k),按此传热系数计算热负荷及散热器片数。施工中建设方出于节省造价考虑并未设置保温材料,又未通知设计人员。实际使用中发现,室内温度均不能满足要求。实际外墙的传热系数为1.5 w/(m2.k),散热器需增加片数,采暖管径需扩大。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存在着材料不达标,做法不规范,监管不严格的问题,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也往往达不到原设计标准,这样就会影响实际的供热效果。
2.4散热器选型的影响
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图时选取的散热器往往不是实际施工中安装的散热器型号。在初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只能根据图集或厂家样本选取拟定一种散热器选取片数。实际工程中,建设方往往考虑价格原因、采购原因、美观原因等改变散热器型号。初始设计的散热器与实际安装的散热器往往从传热原理、散热量、片宽片厚等数据上存在差别,这些对实际供热效果也同样有较大影响。
3 人为因素的影响
3.1 人为因素的范畴
影响供热效果的人为因素有下列情况,设计人员对计算热负荷及选取散热器的放大系数,对户间传热的计算方法,地板采暖时对家具遮挡及向下传热的考虑等。这些人为因素都会对实际使用情况带来影响。
3.2 设计人员放大系数的影响
设计人员对计算热负荷及选取散热器的放大系数是人为影响因素中比较突出的。由于设计人员通常无法准确了解实际使用中的一些参数,在计算热负荷和选取散热器数量时必然会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数。设计人员存在着一旦供热效果差,怕担责任的心理往往安全系数会选取较大,有的时候这个安全系数都会达到1.5或者更大。这就造成了很多工程室内温度过高,既不节能又不舒适。由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供热部门不断降低采暖供回水温度,而设计人员不断加大安全系数的恶性循环。使得一些节能措施变成了纸上谈兵。所以如何规范的使用安全系数对实际供热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3.3 户间传热计算方法的影响
对户间传热的计算方法选择不同同样也会影响供热效果。对于实施分户计量的供热系统,存在两种户间传热的计算方法,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户间热负荷会不同,对于选取的末端也会不同。规范中规定户间热负荷不能大于总热负荷的30%,在实际设计中有的设计人员就直接乘以1.3的系数,这种做法放大了热负荷,必然会造成设计偏差,影响最后的实际使用。
3.4 地板采暖中系数选取的影响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中家具的遮挡系数对盘管间距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房间功能相同而户型面积不同,此系数也会有差别。户型面积越小,家具的遮挡系数就应该越大。在实际使用中,起居室、餐厅往往温度偏高,居室及卫生间温度偏低。特别是顶层的房间,由于地板采暖系统会向下传热,除顶层外其余层向下传热量近似等于上一层的传热量,而顶层就成为最不利层,很多工程实例都是顶层采暖出现温度偏低的问题,因此对于地板采暖系统而言,家具的遮挡系数和向下传热量会直接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
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由于存在着原始设计参数的影响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采暖设计与实际使用情况还是存在脱节情况。原始数据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设计人员加大了采暖末端,采暖末端的加大又使得采暖供回水温度不断降低,供回水温度的降低又使得实际数据与原始数据偏差过大,设计人员设计的末端会变得更大,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设计对于实际工程的指导意义,也不符合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设计人员只能凭着经验确定放大系数,这种撞运气的做法会造成采暖效果要不过热要不温度过低。
要解決这个现状就需要供热部门能过提供准确的供热参数;建设方、施工方及监理方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对建筑围护结构实施保温处理;设计方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热负荷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末端采暖设施,禁止随意放大安全系数。在更高层面上明确责任主体,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定、规范明确供热不足或供热过剩的责任主体。使得供热部门与设计人员能够协调一致,共同为工程负责,供热不足影响老百姓的民生,需要追究责任。供热过剩同样影响国计民生,也要追究责任。责任明确了,才能让责任人真正意识到供热效果关系到自己的前程,关系到自己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与实际使用相符合,才能做到既节省资源又为人民创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才能在根本上解决我国供热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