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军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也加大了对基础建设领域的资金的投入,使得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技术也不断的跃上新台阶。然而,我国的建筑市场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现,这就扰乱了正常的市场顺序,还加剧了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且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含有的施工工序比较复杂,设计的工艺程序较多,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导致建筑企业的亏损。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已经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创新与思考分析为研究课题,系统的进行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创新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由于各种施工因素的影响导致建设工程一直出现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使得建设工程不得不进行返修,从而延长了施工期限,造成企业的亏损。由此可见,建设工程当中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对如今的建筑市场而言,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工程质量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
如今,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按照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进行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这样的模式过于死板,并且政策和法律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标准的制定上,有些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上也就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弥补修改。
除此之外,建设工程的施工工艺,还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不完善,甚至一些建筑企业还是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这就大大的降低了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合格程度。这样因为施工技术导致的质量问题,即便再好的管理制度也无法解决施工技术所带来的质量缺陷。
(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一部分是施工技术原因导致,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工程质量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今建设工程企业之间的规模差距比较明显,因此,各个施工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监督体制的执行力度和体制的完善程度上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很多建筑企业因为其规模比较小,所以企业内部甚至没有制定质量管理体制,进而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此外,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间虽然有质量管理体制,但在具体的质量管理条例上却存在很多管理上的漏洞,也就间接的导致质量管理体制的不完善[1]。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形式的单一化
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中的问题除了体制不全外,质量监督管理形式的单一化也是造成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无论是传统建筑施工中的管理监督还是现在的工程管理监督方式,都过于的单一化。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都是管理人员采用巡逻的方式對工程中进行监督管理,这种监督管理形式发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较小,即便有问题出现也存在很大的随机性。由此可见,这种单一形式的工程质量管理根本满足现今建筑市场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现今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速度,不仅造成了建筑市场的供求失衡,其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也使得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监督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中建筑企业内部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管理监督的意识薄弱
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的薄弱,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对自身职业没有认识到位,因此对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在具体的监督管理上就采用敷衍了事的方式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及时的发现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还可能因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思想上的不重视,给施工人员偷工减料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二)质量监督管理专业知识的不足
由于建筑企业内部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在管理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上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施工企业,其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多数是企业领导的直接任命,并没有对任命人员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知识的考核。而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管理学上的相关知识,所以多数情况下都是按照自己以往的管理经验进行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这种经验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方式,在工程具体的施工管理中很容易滋生很多质量隐患,最终影响工程的交接[2]。
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上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是改善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核心环节。因为有了一个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方便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管理监督还能规范和约束监督管理人员的行为,同时也便于建设工程内部进行网络监督管理系统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建设工程质量在根本上得到保障,杜绝或是减少质量隐患的存在。
(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创新发展
相比于之前的巡逻形式的单一化质量监督,发展多样化的质量监督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建设工程的管理还能够及时的发现网络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并对潜在的隐患因素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从而做出相应的风险处理决策。
其多样化的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包括: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巡逻式的监督管理、网络平台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人员施工工艺的监督管理。这三种质量监督管理形式,相比于之前单一化的质量监督管理可以大大的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并对于潜在的质量隐患也能做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从而避免质量隐患问题的存在。
(三)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主要是其自身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提升。质量监督管理专业知识的提升,主要依赖于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对管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将学习到的质量监督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管理人员技能的提高则需要长期管理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上的借鉴和学习,通过管理人员自身技能的提高,才能掌握建设工程当中质量管理存在的缺陷以及明确建设工程中质量监督管理难点和重点[3]。
(四)加强建设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
现代的建设工程管理人员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结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人员的缺乏,因此,就需要加强对企业管理队伍的建设,积极的招收一些专业化的质量管理人才,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结构,才能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合格,不断的促进建设工程的长期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是建设工程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善当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关键。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就需要工程的管理人员对质量监督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分析,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例如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质量监督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创新发展。此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发展还不断的进行思想上的更新,使其满足建筑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赞利.基于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与模式创新的分析思考[J].中外建筑,2011,(1):117-118.
[2] 吴庆华,李洪兵.试论工程质量监督和指导模式[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2):209-210.
[3]王伟.基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策略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5,(4):37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