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轻型门式钢架施工质量与安全监控探讨

2015-10-21 17:15尚见付闫建周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安全监控厂房施工

尚见付 闫建周

摘要:笔者结合参与管理的一些工程实践,浅谈一下如何做好轻型门式钢架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

关键词:轻型门式钢架;厂房;施工;安全监控

某单位投资建设了数座加工制造厂房,均采用了轻型门式钢架结构,单体长156米,宽96米,跨度24米,柱距12米,吊车吨位5Ot和20t,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锥台基础和短柱,跨内行车起吊重量为20T的钢柱采用H型钢,跨内行车起吊重量为50T的钢柱采用格构柱,钢梁采用H型钢,柱梁连接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柱脚采用刚性连接,屋面板采用发泡水泥板,发泡水泥板主要由轻钢骨架、高强防腐钢丝网,BAS超轻型混凝土芯层,浇筑成型。外墙采用轻质夹芯复合板。

该工程在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监控措施,严格把关,较好地保证了施工质量与安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监控;

一 做好开工前的审查,认真选择加工分包商,是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前提

那些不合格的分包商往往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人员素质低,质保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重利润轻质量,种种不良现象已成为门式钢架同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阻力。而设计、施工的层层“转包”又加剧了其危险性。

我们在考察中发现有的钢构加工企业没有必要的检测设备和符合资质要求的焊接检测人员,加工设备如抛丸机通过尺寸小,满足不了牛腿柱的抛丸除锈要求,人工除锈又在露天进行,作业环境差,劳动保护不到位,温度湿度也无法保证,极大影响了施工质量。因而要对分包商进行考察,特别是钢结构加工厂商的考察尤其重要。

认真考察加工厂,选择合格的分包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规模与生产能力能否与工程规模相匹配;

2)生产场地;能否按流水顺序安排生产场地;

3)现有运输能力能否满足进度需要;

4)现有技术人员素质和数量;

5)工艺规程、工艺试验、工艺流程卡、技术交底、质量检查记录等工艺文件是否齐全;

6)现有的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能否满足进度要求。

二 重视图纸会审,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浪费

目前,国内钢结构工程一般由设计单位提供技术设计图纸,加工单位负责进行钢结构的详图设计,为避免图纸出现错误,导致返工浪费,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及时组织参建单位各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内部图纸审查。

审查图纸的目的一方面,是检查图纸设计的深度能否满足施工的要求,核对图纸上构件的数量和安装尺寸,检查构件之间在无矛盾;另一方面,也对图纸进行工艺审核,即审查在技术上是否合理,构造是否便于施工,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按加工单位的施工水平能否实现等。

三 严格执行材料及构件进场检验制度,把好材料关,是保证钢构安装质量与安全的基础

原材料及成品进场要报监理进行验收,钢材、焊接材料、高强螺栓、涂装材料等正式入库前必须严格执行检验制度,材料检验主要内容;

1)数量和品种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2)质量保证书应与原材上扫印的记号符合。每批钢材必须具备生产厂提供的材质证明书,写钢材的炉号、钢号、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3)核对原材的规格尺寸各类钢材尺寸的容许偏差,可参考相关国标的规定进行核对。钢板的厚度、型钢的规格尺寸是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进场验收时重点抽查钢板厚度和型钢规格尺寸是必要的。

4)表面质量检验不论扁钢、钢板和型钢,其表面均不允许有结疤、裂纹、折叠和分层变形等缺陷,钢材表面的锈蚀深度不得超过其厚度负偏差值的1/2。

5)经检验发现“质量保证书”上数据不清、不全,材质标记模糊,表面质量、外观尺寸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时,应视具体情况新进行复核和复验鉴定,经复核鉴定合格的钢材方准予正式入库,不合格材料应另作处理。

6)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分别应做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的复验,并检验其复验报告。

四 完善管理制度,派驻人员进场监造,杜绝偷工减料,提高加工质量,是保证钢构安装质量与安全的基础

门式钢架结构特点是积木式安装,难点在于;一方面质量安装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又普遍采用的开平板,内应力较大,大量的焊接又易产生缺陷和变形。数量众多的节点要进行组对焊接成构件;构件拼装时数千个高强螺栓要保证穿孔率,精确对孔误差不得超过2mm左右;安装时既也要保证梁柱精确对中,轴线偏差不超过l0mm.还要保证不得产生弯扭变形。

因此,门式钢架构件的材料质量、加工精度不高以及违反施工规程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监造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责任心,熟悉加工工艺流程,善于沟通协调,在监造过程做到;

1审查加工工艺方案;

加工方案是钢结构制造中主要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也是生产制作中最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制作单位应在钢结构施工前編制出完整、正的施工工艺方案;

因此,加工方案必须经过审批手续,一经审定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2检查加工工艺质量,落实四个质量保证措施

现场监造人员要做好加工工艺质量的跟踪检查,督促落实各种工艺措施,落实四项质量保证措施;

1)防止构件运输、堆放变形;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出现由于运输、堆放时的垫点不合理,或上、下垫木不在一条垂直线上,或由于场地沉陷等原因造成变形。如发生变形.应根据情况采用千斤顶、氧-乙炔火焰加热或用其它工具矫正。

2)防止构件扭曲;拼装时节点处型钢不吻合,连接处型钢与节点板间缝隙大于3nnn,则需矫正下。拼装时用夹具夹紧长构件应拉通线,符合要求后再定位焊接固定。长构件翻身时由于刚度小足有可能发生变形,这时应事先进行临时加固。

3)防止焊接变形;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包括焊接电流、速度、方向等)或采用夹具、胎具将构件固定,然后再进行焊接,以防止焊接后翘曲变形。

4)防止尺寸不准确;制作、吊装、检查应用统一精度的钢尺。严格检查构件制作尺寸,不允许超过允许偏差。

五 重点做好吊装作业安全防护,杜绝坍塌坠落等恶性事故发生

钢结构柱梁就位后柱梁支撑尚未安装时仍为不稳定体系,尤其当柱脚设计为铰接时,在风荷载作用下或受到吊车臂意外撞击,很容易产生坠落事故甚至积木式倒塌,形成恶性事故,因此在安装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钢构件安装时应按施工图要求进行,安装前对临时支架,支承、吊机等临时结构和钢构件本身的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

2梁柱就位后立即用缆风绳进行临时临时固定,并及时安装柱间支撑和系杆等,保证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并不导致结构永久变形;

3吊车在就位和行走中注意地面的坚实和平稳,防止对结构产生意外撞击。

4安装顺序宜先从靠近山墙的有柱间支撑的两榀刚架开始。在刚架安装完毕后应将其间的擦条、支撑、隅撑等全部装好,并检查其铅垂度然后,以这两榀刚架为起点,向房屋另一端顺序安装。

除最初安装的两榀刚架外,其余刚架间擦条、墙梁和檐檩等的螺栓均应在校准后再拧紧。

六 结语

轻型门式钢架厂房由于具有质量轻、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柱网布置灵活、综合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但由于多数从业人员施工经验少、技术水平不高,对钢结构加工施工管理或操作不当,门式钢架安装存在一些质量、安全隐患,甚至坍塌事故频发。因此,如何保证门式钢架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

猜你喜欢
安全监控厂房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航空发动机大型工业综合厂房消防特点与措施
把甜蜜带进厂房
基于B/S架构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博物馆资产的管理与安全监控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