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其发展趋势

2015-10-21 17:12陈红梅赵锡民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陈红梅 赵锡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基础设施领域;同时,土木工程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会得到不断的创新,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得以推广与应用,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安全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化的社会及经济发展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未来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还会在建造材料、能源利用上作进一步研究和创新。只有不断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将创新技术应用到土木工程的建造中,才能更好地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具有的特点

施工技术是在人类诞生后产生的,所以它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但是,在漫长的历程中却没有突破,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才有了跨越性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有所创新和突破。在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下,各种环保节能的新材料、新结构也在不断涌现出来。与此同时,出现了越来越多技术复杂、规模浩大的土木工程结构。为适应经济增长及市场发展的需要,施工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建筑工程的数量在逐年增多,其规模也在明显加大,这为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土木工程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与一般的生产作业不同,它的每项工程都要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来进行单独施工,这样就会使工程项目的成败直接受到施工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的影响。

2 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土木工程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土木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劳动力需求量大、投资大、材料用量大以及设备耗用量大的特点,这就造成我国对土木工程实行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变得比较复杂。其次,我国对于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我国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而且自土木工程发展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这就造成在土木工程的实施建设中涌现出的问题越来越多。

2.2 施工方施工环节控制力度不够

近年来,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痕、混凝土表面结构凹凸不平、钢筋裸露在混凝土表面、梁柱结构轴线结构偏差大、混凝土结构上荷过早。以上这些现象均是由于施工方在施工环节的控制力度不够,质量管理及控制力度欠缺所造成的。

2.3 施工技术验收标准的缺失

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方面尚未就施工技术验收形成一个统一标准,导致施工单位难以及时发现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与质量通病,无法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合理措施来解决施工技术常见问题,这也是限制土木工程领域施工技术水平稳定提高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现代土木工程行业严重匮乏施工技术控制观念,虽然大部分建筑单位都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建立了水平不一的施工技术标准体系,但是参差不齐的施工技术标准无法对该领域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有效规范,进而导致当前土木工程市场中的产品存在质量差异较大等不良问题。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3.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设计创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施工技术设计阶段。施工设计人员要根据施工特点提升对施工设备、材料、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具体施工情况,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使施工现场荷载等方面受到限制,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人员要克服施工现场的限制,实现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更好的突破现有施工技术,实现施工技术和预应力技术创新。

3.2 土木工程新型预应力施工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施工预应力施工技术要建立在科学发展的体系之下,实现传统预应力向现代化预应力转变。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内部会涉及到预应力放置问题。一些工程建设跨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采用的预应力筋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新型预应力施工技术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创新。预应力创新主要体现在体外预应力有无粘结体,这种结构方式在施工建设中是一项重要问题,对工程施工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粘结体的体系中,其预应力生成的摩擦程度比较低,造成的损失很小。而无粘结体的体系所使用的是单根张拉技术,其操作起来也相当容易,同时摩擦造成的损失也不大。

3.3 对于深基坑的支撑技术的创新

在对深基坑进行施工时,其创新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考虑桩、桩—锚的支挡技术。一般在进行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深基坑的开挖深度较深,但是基坑周围的土质又相对较差时,就适宜采用灌注桩——预应力锚杆体系。这种体系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适用于地下水位上下的各种土层,但是它的弱点就是施工效率与施工效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其次是,要实现支挡结构与承重结构的一体化。在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时,经常会用到一些临时的支挡的桩,如果可以将永久性柱以及连续墙、地下室的墙体一体化,就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加快施工进度;此外,另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旋挖”,该工艺在灌注桩的施工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旋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保证成孔的质量,降低一些不确定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4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4.1 建筑工程技术生态化

生态建筑的出现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人为环境及空间层次上的具体表现。建筑施工设计的目标,设计的进程和施工的整个过程,都必须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污染,减少能量的消耗,选择适当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备。建筑材料的开发也必须考虑到生态因素,向低污染,低消耗,长寿命,节能和利用再生能源等,和废弃物影响程度小的方向去设计发展,要减少废物的排放、与环境和文化领域的和谐统一等。提高建筑物的寿命,并且和周围的生态和谐共存。

4.2 在科技方面的发展趋势

为了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实现施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就要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造价方面来进行改善,同时,造价参数也成为所有工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参数。面对这种形势,就需要利用高科技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通过降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各种费用,包括人工费、机械费等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这种利益的实现又能够促进施工的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运用这种方式,推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实现逐步的发展,从多方面进行渗透,并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5 结束语

我国建筑业要想获得长久发展,不仅要紧跟世界先进技术,而且要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特点加以应用的同时,勇于创新。作为建筑企业,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些成功的建筑工程施工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将我国建筑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程度和水平。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建筑工程技术将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李光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4,23:51.

[2]孙立营.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20:234.

[3]杨春苗.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 江西建材,2014,23:18.

作者简介:陈红梅(1969—),女,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贵州工业大学工民建专业,现在贵州水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篇。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