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银磊 丁政伟
【摘要】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迅猛,建筑起重机械的出现不但减轻了体力劳动强度,而且还促进了生成力的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中被广泛的利用。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颁布施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进入了规范化的管理时期,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所以解决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问题势在必行。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安全使用
一、前言
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起重机械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起重机械管理,就是针对人們在生产、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组织控制和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设备的和谐,实现起重机械在各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运行,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起重机械基本特征
1、涉及生命安全
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影响公共安全
2、危险性较大
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产生重大经济影响和较大社会影响,潜在的危险性较大。
当前起重机械在企业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近几年,在起重机械的安全状况相对稳定的同时,仍存在不少隐患和问题,甚至因为使用不当而发生事故。如何抓好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是安全使用起重机械的核心和关键,对于企业来讲,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
三、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缺陷是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的起重机械制造厂家比比皆是,仅我省境内就达百家之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起重机械的大量需求,一些乡镇企业也纷纷转改为起重机械的生产企业,因起重机械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素质和工艺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新上马的私有企业设计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下,质保体系尚未建立,起重机械的设计参数和安全系数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加工制造时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材质、焊接工艺、制造误差与设计图纸不符,甚至设计图纸的来源不正规,这样生产的产品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
2、起重机械技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人员的综合素质差是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有统计表明:起重机械事故多发生在使用阶段和安装和拆迁阶段,尤其是液压顶升阶段,而且由于作业人员本身素质原因造成的事故占多数。起重机械不管是安装、试验、拆卸还是使用,都离不开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起重人员,而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都是最关键的,因此,他们的思想不重视或业务不精湛都将导致起重机械事故,这也是由无数次血的教训证明了的。
3、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是造成起重机械事故的直接原因
起重机械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占到起重机械事故的80%以上。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某些建设单位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任意压缩合同工期,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在起重机械使用上,违反规定拆除安全装置,使起重机械的荷载系数改变而导致疲劳破坏。且日常中只忙于工程施工,不注重起重机械的日常维修和保养,有可能造成设备长期带病运转,都极易发生起重机械事故,更有甚者,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十不吊”遭来施工队长的谩骂,只得忍气吞声,违章作业,埋下了极大的事故隐患。
四、预防起重机械事故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起重机械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安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学习,让他们从思想上对起重机械高度重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从而规范对起重机械的管、用、修、养。首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不管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和设备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还是项目负责人、工程专职安全员一直到机管员、塔吊司机都要高度重视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管理,企业要加大培训投入和设备更新换代和维修投入力度,特别是要结合市建管处推行的特种作业人员挂牌上岗制度,想方设法培养一批企业固定的起重机械司机,保证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另外通过培训造就一批懂管理、精修养的起重机械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以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2、严格执行工业产品登记备案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伪劣设备的购置和流通。针对一些小型私营企业生产和购买非备案产品的情况,应由政府安监部门加大对施工现场使用的起重机械的监督检查,发现非备案产品立即封停,责令清出施工现场,同时向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公布最新的工业产品备案登记情况,保证信息畅通,防止因施工企业对工业产品备案的模糊而购买伪劣产品,这样可从源头上杜绝非备案产品在市场上的出现和流通。
3、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检测力度,力争做到起重机械检测率达到100%,先检测后使用。通过实施强制性检测起重机械使用和管理趋于规范,起重机械的安装质量、机械性能、安全装置和相关的技术资料和验收资料日臻完善,可以说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和规范管理,预防了起重机械事故,建筑企业安监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有关起重机械的检测制度,提高检测质量,防止迟检、漏检及缺项检测,特别是对经检测达不到合格标准和无法保证安全使用的起重机械,应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封停、报废和实施拆除,绝不留下事故隐患。起重机械设备在使用中,要尽量避免发生故障,尤其是预防事故损坏(非正常损坏),即指人为的损坏。造成事故损坏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或麻痹大意,或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不良,或运输和保管不当;施工使用方法不合理和指挥错误;气候和作业条件的影响等。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严加防范,随时要以“五好”标准予以检查控制,即:完成任务好、技术状况好、使用好、保养好、安全好。只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规定,就能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4、施工企业加强对起重机械的档案管理,完善起重机械的检查和维护记录。各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起重机械的设备台账,严格按国家规定对起重机械进行寿命期限报废,禁止起重机械超期服役,另外对起重机械的维修保养各企业要根据起重机械的实际使用程度制订大中修计划,严格按计划对起重机械的金属结构、工作机构、电气系统和安全装置进行探伤检测和维修保养,同时要留有完善的维修保养记录,对事故设备和技改设备要聘请有关专家和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全面检测,确认各部确实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后再行启用,否则应及时作报废处理。维修,保养是起重机械设备能否保持后续生命力,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起重机械工作人员要“四会”,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企业应根据不同情况,对起重机的保养状态进行检查评比,开展竞赛活动,这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是有重大意义的。
五、结束语
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专业性较强。起重机械事故和其它事故一样,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认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起重机械事故就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
[3]李钒.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机械,2010,09:46-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