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勇
【摘要】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近年来在北京和上海等大中型城市应用较为普遍,杭州地区由于以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较少,因此应用并不普遍,现由于钱江新城建设步伐的加快,涌现出了一大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下面就以迪凯国际中心工程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的施工工艺、过程中一些问题以及经济成本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参考、商讨。
【关键词】电动升降整体脚手架;施工工艺;成本分析
迪凯国际中心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工程结构形式为密柱深梁筒中筒结构,主楼为正方形,平面尺寸为37.70mx37.70m。地上40层(另有4层构架层),总高度为165.oom,标准层层高3.60m。根据结构外形,主体标准层外墙施工防护使用电动整体升降脚手架,其施工防护范围从裙房顶部5层楼面开始至整个标准层。结构的东南面整体架在标高18.50m普通架基础上搭设。设计安装提升设备28台套。根据标准层层高3.60m,整体架搭设高度为3.60x4+1.8二16.20m,8.5步架(搭设高度为16.20m),最大架体跨度城6.15m,最大单元架体面积99.60耐,最大单元架体自重为30.85kN(恒载)。整体架平均跨度为5.67m:平均单元架体面积91.85衬,平均单元架体自重为28.55kN(恒载)。架体搭设总面积为2572.50mZ;整体架架体自重(恒载)为799.40kN。
1工艺流程
钢构件进场验收—搭设安装平台—安装托架、搭脚手架、附着拉结—随土建施工层完成,设上部脚手架着拉结—安装防坠、防倾装置—安装吊臂、电动葫芦—安装荷载增量控制系统(即同步控制)。
2搭设方法
2.1承重托架的搭设承重托架安放时根据机位图以最大外墙沿线设置。机位(架体内侧)离墙距离设定在400mm。在标高18.50m处搭设井字架以安放承重托架,然后根据工程进度竖立门式架,搭设析架及以上部架体。安装时承重托架必须用水平尺调平,然后用钢管进行固定。
2.2析架的搭设
在承重托架基础上,安装竖向主框架,再装由6.3号槽钢钻孔成型的析架上、下槽钢,中间付门式框架,再安装析架两门式架间的斜撑管(斜撑管由小48x3.5焊管与吊耳焊接成型)。在水平析架的基础上,将一端焊接好法兰盘的脚手管用螺栓与水平析架联接,然后按普通脚手架的要求搭设上部架体。
2.3整体脚手架上部架体的搭设
上部架体按普通架搭设规范要求施工,机位处的立杆采用竖向框架,剪刀撑下端联接处设置在析架底部。架体搭设过程中,大剪刀撑应随架体搭设高度同步搭设。
2.4防倾及的安装
将防倾10号工字钢垂直安装于整体架上,安装时应调整10号工字钢上、下两端与主体垂直线的距离,上、下端允许误差小于150mm,左、右端允许误差小于100mm。将防倾斜导轮组的后座与主体进行联接,安装好固定螺栓,然后将导轮组件套在导轨适当的部位,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固定于主体结构上。与主体附着采用预留孔或预埋钢管等形式,安装时注意控制两个导轮的水平度。
3架体的提升
提升作业前,在各项准备工作经过检查和验收妥善完成的前提下,松动并脱开下部承重托架的斜拉杆,整个脚手架仅由上部提升机构承受荷载,提升机构由提升部份与防坠部分组成。提升作业前,全面检查脚手架各部位是否与建筑物全部分离,提升时由班长发出提升号令,控制台操作工按动“上升”按钮,全部电动葫芦同时启动,牵动整体脚手架以80mm/min的速度匀速上升。提升到位后,首先将承重托架的两根下拉杆与建筑物连接,安装好临时拉结,并将架体底部防护到位。此时,松开电动葫芦链条,松动并脱开上部承重支架的斜拉杆及上部承重支架上的穿墙螺栓,此时施工作业进入“爬机”阶段,用手拉葫芦将整套提升设备升至上一楼层,直致将全部提升设备拉升到下次提升所需位置。整个“爬机”过程中架体所有荷载均由下部承重托架的斜拉杆承受。在接到提升令后,再逐台紧好电动葫芦链条,准备下一次整体架提升作业的进行。这样,根据工程施工进度,逐一循环上叙工作过程至完成结构施工的防护任务。
4经济效益分析
本工程按照常规外架做法为采用型钢外挑钢管外架:房屋外围尺寸37.7mx37.7m,每5层一挑,18m高,10步架,用18号槽钢,单面38根立杆。分别在5、10、15、20、25、30、35、40层共挑设8次,需要3段的材料周转。时间12个月。
外爬架根据主体结构5一44层按设计院建筑面积以11.50元/mZ计算合同总价另加普通钢管租费等为:70.87万元。
钢管外架与爬架对比:110.692一70.87=39.912万。
考虑钢管外架脚手片、安全网、抱箍、槽钢等费用27.292万元1/2的余值。因此实际节约成本为39.912一13.646=26.266万元。
5施工体会
迪凯国际商务中心地上建筑面积为62683扩,实际施工时间为12个月,工程主体结构质量优良,其中外爬架的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超高层建筑施工,采用外爬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在施工过程中外爬架还存在以下需注意的部分:l)爬架与主体外边线的距离在搭设前必须仔细确认,避免爬架上升过程中碰到外侧支模架的钢管,本工程为40cm,木工在搭设外圈梁的支模架时应避免梁底横杆过长深人外架内。而此40。m空档因爬架每周都要上升,隔层封堵工作量很大,且受到支模架立杆的影响,较难封闭到位,无法做翻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对于本工程而言,爬架搭设高度为4层结构,主体结构施工一般为7d时间,即每第7d在浇捣混凝土前,爬架需上升完成,爬架上升后,下部材料能通过卸料平台外运,因此拆模时间一般为14d后需拆模,7d时间全部清理完毕。对于本工程局部大于sm的梁,此时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设计强度,因此我方在进入冬季施工后梁底中部支撑全部采用顶托,将其与部分支模架现行拆除,保留跨度大于sm的梁底顶托,延迟拆除时间。3)本工程所采用的爬架在同步提升上还是有一点的缺陷,其限位报警装置为根据每个点位的受力情况来确定是否停机,架体刚度情况决定了受力的大小,并不是通过变形量来确定停机时间,可能出现局部机位处刚度小,变形很大后才出现受力超负荷,同步升降主要还是根据目测来控制,因此还有需改进的地方。4)塔吊扶墙杆所在位置对爬架爬升有很大影响,本工程每次装完扶墙,均需断开3一4部外爬架,虽在断开位置厂家已经出具方案进行说明,并每次均进行加固,但由于第五點提升装置自身缺陷的影响,因此,若此时监督管理不到位,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白雪莲,冯雅,刘才丰.生态型节能屋面的研究(之二)—种植屋面热湿迁移的数值分析;四川建筑科学研究[J],2001,27(2)
[2]郭赦诗.广州佛甲草种植种植屋顶对室内外热环境影响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8
[3]赵定国,薛伟成.轻型屋顶绿化的降温效果.上海农业学报[J],2006,22(l)
[4]唐鸣放,杨真静,郑开丽.屋顶绿化隔热等效热阻.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7,(5)
[5]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M〕,1980
[6]李耕(重庆大学)硕士论文,景天科植物屋顶绿化夏季隔热研究[D〕,2008
[7]金欣,陈振乾,王祯,周杰.建筑节能的屋顶绿化方法及土壤传热模拟实验研究.能源研究与利用[J],2010,(3)
[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一1993
作者简介:
温 勇,男,1983年3月,助理工程师,工作于河南红旗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