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冬梅
【摘要】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低成本运行下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会计凭证的不合法、会计报表的虚假信息存在等等,虽然能够使企业获得暂时性的利益,但是,随着企业的社会信誉度下降,就会导致企业的未来发展受到影响。这就有必要对于企业会计失真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解决方法
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所谓的"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真实可靠性,特别是会计核算所需要参考的信息,已经无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做出反应。造成企业会计失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市场物价指数发生变动、货币值发生变动,这些都与会计原则之间发生了不协调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存在,对于企业的危害力是极大的,需要倍加重视。
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2.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信息危機而造成经济损失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除了提高产品质量之外,更要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度,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开拓市场,建立新的融资渠道。企业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要依据会计信息制定投资决策,这就意味着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为虚假信息,就会对于投资者造成欺骗,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遭受损失,就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行业信誉。
2.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多元化动态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使得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市场环境下的竞争需要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才能够稳定交易秩序,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导致市场交易过程中难以遵循公平原则。 企业的会计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经营核算,而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但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存在,使得会计诚信问题令人堪忧。
3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所体现的特点
3.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企业资产不实的现象日趋严重
根据财政部对企业会计信息状况调查统计,资产信息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所有企业中所占有的比例为 87.15%;利润信息不真实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所有企业中所占有的比例为 94.15%。随着会计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尤为普遍,特别是在中国的中小企业中,会计虚假信息占有率超过 99%。
3.2 会计信息失真所涉足的行业领域不断扩大
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现象是会计信息不符合客观的真实性.会计失真的呈现是虚假或者伪造的交易记录,原始凭证上假账真算,使得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的不真实。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于制造业中,且向多种行业领域转变,以试图采用这种方式降低纳税数额,比如,在服务业、文化教育行业等等,这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
4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4.1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够
会计信息的主要提供者是会计人员.从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对于会计人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随着新会计法的出台,加之企业会计管理模式根据市场运行而不断地发生改变,部分会计人员为了工作上的便利而忽视了会计操守,违反法律法规编造假数据,导致企业投资者损失巨大。这也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中所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后果最为严重的会计失职行为。会计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实用性较强,需要在应用领域中操作,结合所学理论和工作经验,才能够真正意义地熟练掌握会计专业技术。企业的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企业对于员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会计人员质量要求尤其如此。
4.2 对于企业会计信息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所发挥的作用是确保会计人员的各项操作符合相关的制度规定,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中,没有一定的约束力.对于会计信息监督包括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和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通常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来完成的,但是由于审计人员多受聘于企业,受到企业领导的直接管理。企业审计部门没有形成独立的管理职能,就必然会出现领导层干预会计监督工作,导致企业会计工作难以客观而井然有序地展开。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以政府监督为主,辅助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主要是行使行政权力对企业实施财务检查。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监督部门,诸如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等,都制定了符合自己部门监督管理制度,这样就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监督中,出现监督漏洞。社会监督所发挥的辅助监督功能,是通过普及会计信息监督知识,加大监督覆盖面,特别是具有独立审计权利的会计服务机构可以对会计信息质量以客观公正地审计和监督。但是,从业人员职业道素质不够,没有建立较强的法律意识,就会导致会计 信息失真屡禁不止。
5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
5.1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以及有关领导的专业素质
企业单位会计资料存在虚假信息,主要是由于单位的领导人干涉会计管理而造成的。这种内部管理混乱的局面,使得企业的领导人对于会计利润有调整的权力,会计人员则迫于压力而在领导的强令下,制作虚假会计信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存在,就要对于企业会计人员规范管理,组织会计人员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将持证上岗作为硬性要求,只有会计人员获得会计资格才能够从事会计职业。会计人员定期培训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新《会计法》出台后,一些会计规定内容已经有所变化,就需要以培训的方式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在会计培训中,要做到会计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强调,培养方式要力求形式多样,符合会计人员职位特点,同时还要鼓励会计人员相互交流,以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有效地避免会计信息偏差出现。此外,有关领导人员也要参与会计管理培训工作中,对于会计人员的各项职能以及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加以了解,从而扼制会计虚假信息产生的源头。
5.2 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
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企业会计系统化运行。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自我监督,对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如果发现会计人员有违反会计制度的行为,就要对于有关责任人严厉追究。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的建立,还可以将适应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会计控制体系建立起来,对企业会计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明确岗位责任制,并制定报销制度,以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将每个管理人员的的责任落实到位,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效控制。此外,还要建立处罚规定,针对于屡禁不止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要加大执法力度, 从严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导致会计信息所发挥的作用被削弱.对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分析,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以遏制由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而导致的财务问题,避免由此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推动企业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玲.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防范对策[J].管理学家,2013(06):493.
[2]王厚荣,周牧今.基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2(27):142-143.
[3]郁玉环,王红.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1(0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