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
现代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的转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新课改下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就语文教学而言,我们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照本宣科,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在探究中独立思考与思维,能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之中。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这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惧于教师,不敢问。小学生本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喜爱追根溯源,爱问为什么。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堂上鲜有学生提问,其根源在于学生畏于教师的权威而不敢提问。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师生之间并没有处于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而是将教师塑造成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的思维过多地受到教师权威地位的束缚,畏惧于教师的权威而不敢提问。
2.没有兴趣,不爱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样也是学生自主提问的内在动力。可以说,学生对学科本身是否感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思维的积极性,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将语文课上成了枯燥而程序化的讲解分析课,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本身对语文学习并不感兴趣,又如何会主动地提出问题呢?没有兴趣,不爱问是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
3.没有方法,不会问。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也敢于提问,但就是不知道问什么,怎么问,所提出的问题大多只是简单的文字层面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并没有掌握提问方法。
4.评价失当,不愿问。评价并不只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简单总结,而是关乎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而在以往的教学中,面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只是关注问题的准确性,忽略学生思考与思维过程,这样势必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使得原本热爱提问的学生而不愿意再发问。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分析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要对教学中师生角色与关系进行重新定位,要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教师要明确学生不是教学或教师的附属,而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一起来参与到教学中来,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就能变以往对立的师生关系为平等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心里彻底打消种种顾虑,使学生的心理更放松,思维更活跃,从而使学生能够勇敢地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从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体,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与心理需求,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才能使师生成为平等的学习主体,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互动探究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展开主动的思考,勇敢地发表不同见解,提出各种问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提问。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科本身感興趣,才能积极调动自身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来展开独立而主动的思考与思维活动,对提问产生内在的强大动力,主动地提出问题。如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也更能传递文字所难以表达的情感等。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以生动直观的图片、悦耳动听的音乐、逼真生动的画面、斑斓绚丽的文字等来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这样更能起到良好的渲染与烘托效果,带给学生多种感官上的刺激,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丰富想象,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就能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
3.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提问。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的提问也是如此,只有重视方法的指导,才能避免学生只提是什么的问题,而使学生更加深入文本,提出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具有价值的问题来,从而让学生学会提问,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一是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榜样,在学生自主提问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教师的这种榜样作用。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展开积极的思考以此为示范,来进行提问。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弱化教师的地位,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提问。二是诱导。教学时,教师不要无视学生,只是一个人自导自演,自问自答,而是要成为启发者,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问题来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发挥问题的激趣、启思、导行功效,让学生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启发与诱导下展开深入的思维活动,进而能够透过文字,与文本、与作者进行直接对话,从而能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
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乐于提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偶尔的提问,而是自身的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需要一个过程,除了需要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同时还需要来自于外界的不断鼓励。这就是评价的重要功效。对于学生自主提问的评价,要敢说先于正确,不要只是注重问题本身的价值性,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让学生将自己思考的全过程暴露出来,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给予学生正面肯定。尽管所提问题价值不大,但同样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与进步。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鼓舞效应,以点带面,让学生更加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从而让学生以源源不断的动力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乐于提问,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不断增强。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现代教学下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勤于实践与探索,让学生敢于提问,爱上提问,学会提问,乐于提问,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