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明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有着其独特的施工技术,尤其是在不同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不尽相同。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现今建筑业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它主要针对的是相关技术与科学元素相结合的运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 预拌混凝土 技术 要点
引言
近几年来预拌混凝土发展迅猛,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其发展的道路上,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预拌混凝土由于其最终质量无法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检验,因此其质量控制有一定的特殊性,只能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来达到控制混凝土最终质量的目的。
一、预拌混凝土的概述
预拌混凝土也称为商品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粉煤灰、矿粉、粗细集料、水以及外加剂等材料,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采用运输车运送,在一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半成品,经由施工单位施工、养护最终才能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功能的结构实体。
二、预拌混凝土的运输问题
商品混凝土的不断普及以及搅拌站的跳跃式建立,促使混凝土行业发展迅速,其生产工艺简单,质量稳定,赢得了社会很大程度的认可。混凝土行业飞速的发展,预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可预见以及不可预见的问题,大概归纳了以下三点:
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一般都是满车装载,其在车内搅拌不开,导致搅拌车出料口的混凝土出现干稠的现象,还有在塌落度较大的时候,浆体后移,再加上司机在装车之后冲刷罐车后屁股的行为,致使搅拌车出料口石子较多,而搅拌车罐内中间的混凝土状态却很好。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有:混凝土按照标准方量进行装载,不超方;在卸料之前进行加速转罐,使车内浆体前提,会略有改善。
2、协调问题。搅拌站调度对混凝土质量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为何要如此说呢?首先,调度的职责是和工地进行良好的沟通,在生产—运输—工地卸料中起到合理调配的作用。发料速度的控制,可能会间接的影响到了混凝土的质量。发料速度快了,导致工地车辆积攒,特别是夏季高温,外加剂保坍能力稍差的情况下,所积攒的几车料肯定已经有较大的坍损,这时候如若工地自行加水,就有可能降低了标号,即使用外加剂加水进行二次搅拌,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水胶比,导致强度降低,后期耐久性不可预料。
3、对于方量大,同时供应的工地较多,或者一个工地不同施工部位在同时作业的时候,极有可能会发生搅拌车司机弄错施工部位或施工单位,把本不是这个楼号的混凝土打进了本楼。改善方法:每个搅拌站在搅拌车上配置从C10-C60的不同砼强度等级的牌子,运输哪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搅拌车挡风玻璃处放置上哪个强度等级的牌子,可以有效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
三、分析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控制与养护问题
混凝土配比设计很容易,也已经透明化,但决定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点是如何去控制,才能达到最佳。例如,同样是C30的混凝土,同样的配比设计,为什么有的有问题,而有些强度等各方面又很好呢? 这就是对生产控制的把握问题了。道理浅显易懂,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就看咱们如何去管理了。
泵送混凝土较比于早前工地现场搅拌时候,塌落度较大,浆体量较多,更容易造成混凝土的早期开裂,二次收面以及养护至关重要。混凝土中一部分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而另一部分的水分要蒸发。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水蒸发引起的。最终这部分水所占的空间,只能由水化产物填充,而不能由空气填充,不然对混凝土后期耐久性极为不利。如若最终由水化产物完全填充,此时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最佳的状态。
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为了表面的平整度,必须要用抹子将表面抹平,至混凝土凝结前,必须要二次抹面,将混凝土表面抹压密实。二次抹压可以有效消除混凝土的表面缺陷,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混凝土的养护细则:
1、对混凝土现浇板的养护。不管什么部位,现浇的时候,振捣一定要到位,做到快插慢拨,不漏振,不过振。现浇板,是很容易开裂的部位,振动密实之后一定要覆盖好薄膜,防止水分过早流失而造成表面开裂现象。
2、对混凝土柱子养护。最好在柱子拆模后采用塑料薄膜缠裹柱面,在缠裹前先洒水,紧接着把柱面缠裹严密,使其内部的水分不蒸发,达到良好的湿养护效果。
3、混凝土剪力墙的养护。在剪力墙拆模后立即采用设专人洒水养护的方法,连续养护不少于7天。冬施期宜采用专门的养护液进行涂抹。
四、当前对混凝土实体验收的几种常用方式的看法
验收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同养试块,回弹法,钻芯。
1、对于同养试块强度为准的验收,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前提是养护一定要按照标准进行。特别是终凝后的前三天是湿养护的关键,做好了养护,后期强度才会很好的增长。笔者认为,同养试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实体强度,这也是对于搅拌站和施工方来说,相对比较公平的方式。当然,后期强度的增长和施工方也有很大的关系,这里不做多述。
2、回弹法。对回弹法验收工程的方法的质疑已经很多了,回弹法,离不开混凝土的碳化问题。所谓碳化,指的就是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和潮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用回弹值换算强度值,这牵涉到不同物质硬度和强度之间的关系,而混凝土是非均匀性物质,碳化层体现在工程实体上的时候也一样是不均匀的,仅仅依靠碳化层的厚度来换算强度值,自然有很多不可判定的因素。
3、钻芯法检测工程实体强度的方法。严格来说,此法是最合理,最具有说服力的一个方法,但不提倡使用。原因就是对于实体的破坏太厉害,曾在一高层的地下室柱子上见过两个因钻芯而留下的孔洞,对实体结构的破坏可想而知。而对钻芯所取试件的处理也是有很大的问题,表面平整度是影响试块强度的最大因素,这就需要真正有职业道德的检测人员来进行处理进而得出结果。
目前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本身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一就是其人员流动性太大,对新人上岗前没有做好系统的培训,赶鸭子上架,造成技术力量薄弱,极易出现质量问题;二就是内部管理不到位,造成公司内部一片繁忙反而不出效率的现象;三就是各公司老板不注重人才的培养。未来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必定会向真正懂管理,并且拥有自己技术团队的人靠拢。以管理提高公司凝聚力,以技术创造更好的品牌效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着力提高混凝土施工技術应用水平,以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着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助推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
[2]魏娜, 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3]詹文庆.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09(19)
[4]修海明,叶成杰,董梦臣,邢世海.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应用能源技术,2006(10)
[5]杨永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06(14)
[6]苏立新.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问题[J].四川建材,2008,34(4)